2008—2009学年度下期期中测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温馨提示:请冷静答题,积极思考,自信.一定会有最好的表现。 B卷 总分 四五|总分 四|总分 A卷(100分) 语文基础知识(共10分) 1、1.下列的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fei)诘责(j1)气量( liang)深恶痛疾(w) B禁锢(ku) 奥秘(m)愚钝(yu) 诚惶诚恐( huang) C不逊(x山n)黝黑(you)炽热(chi)颔首低眉(han) D滞留(zhi)搓捻(cha)觅食(mi)期期艾艾(y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藏污纳垢粗制烂造相形见拙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刀剑入鞘 C、器宇轩昂神密莫测杳无消息 D、黯然失色麻木不人骇人听闻 3、将下列选项的序号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 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可以直对相 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B、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D、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机勃勃、干劲冲天,决心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B、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2008——2009 学年度下期期中测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 A 卷和 B 卷两部分。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 温馨提示:请冷静答题,积极思考,自信.一定会有最好的表现。 A 卷 B 卷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A 卷(100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0 分) 1、1.下列的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绯.红(fēi) 诘.责(jí) 气量.(liàng) 深恶.痛疾 (wù) B 禁锢.(kù) 奥秘.(mì) 愚.钝(yū) 诚惶.诚恐(huáng) C 不逊(xùn) 黝黑(yǒ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D 滞.留(zhì) 搓.捻(chà) 觅.食(mì) 期期艾.艾(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相形见拙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刀剑入鞘 C、器宇轩昂 神密莫测 杳无消息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骇人听闻 3、将下列选项的序号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2 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 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 ;可以直对相 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 分) A、 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B、 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D、 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机勃勃 ....、干劲冲天,决心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B、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的,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
D、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 能用遗传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6、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面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 俟其欣悦(等待)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其真不知马也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完成910题(共12分)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0、名句积累,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请你补充完整。(①一⑥选做四题, ⑦一⑩选做两题,每空1分,共8分)
D、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 ....的,只 能用遗传解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6、选出朗读停顿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面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 俟.其欣悦(等待)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其.真不知马也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三、完成 9——10 题(共 12 分)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0、名句积累,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请你补充完整。(①-⑥选做四题, ⑦-⑩选做两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②月出惊山鸟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⑦《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 ⑨有一句诗“世间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马说》中与此类似的句子 是 ⑩《三峡》中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 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6题(12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 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争鸣。看吧,狂风紧紧(A、抓B、 抱C、拥)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A、摔B、甩C、抛)到悬崖上,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A、摔B、扔C、砸)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双 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①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②月出惊山鸟, 。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 。 ⑤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⑦《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 , 。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 是: , 。 ⑨有一句诗“世间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马说》中与此类似的句子 是: , 。 ⑩《三峡》中有“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 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11——16 题(12 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 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争鸣。看吧,狂风紧紧 (A、抓 B、 抱 C、拥)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A、摔 B、甩 C、抛)到悬崖上,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A、摔 B、扔 C、砸)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双 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l1、把正确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依次是 (2分) 12、面对凶暴的乌云,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表现了波浪的什么 精神?(2分) 13、文中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2分)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D、敏捷矫健 14、“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2分)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15、上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1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五、作文(任选一题作文)(60分) 题一: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 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 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 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是不会磨灭的。即使桥已塌了, 路已改了,巷已变了……但是只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脚印就会一个个 浮现出来。请以“脚印”为话题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 “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 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 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括”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 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B卷(共50分) 、诗歌鉴赏(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11、把正确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依次是: (2 分) 12、面对凶暴的乌云,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表现了波浪的什么 精神?(2 分) 13、文中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2 分)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14、“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 )(2 分)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15、上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2 分) 1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 分) 五、作文(任选一题作文)(60 分) 题一: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 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 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 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是不会磨灭的。即使桥已塌了, 路已改了,巷已变了……但是只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脚印就会一个个 浮现出来。请以“脚印”为话题。 题二: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 “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知足 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 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括”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 600 字。(4)书写工 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B 卷(共 50 分) 一、 诗歌鉴赏(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_和 ,这两句通过一 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 的感情。(2分) 2、请结合诗句来回答这首诗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8分) 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日:“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 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日:“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夫有贤而不 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 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与:在其中。②如:到,往。③曷:怎么 3、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分) (1)是不与焉 (2)用而不任 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召晏子而问之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何陋之有 C、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D、马之千里者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6、从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2分) 三、阅读题(共2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7、下面四个情节都出自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A、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B、武松打虎 C、曹家遇除 D、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序号 出自哪部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情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 和 ,这两句通过一 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 的感情。(2 分) 2、请结合诗句来回答这首诗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2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3——6 题。(8 分) 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 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夫有贤而不 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 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①与:在其中。 ②如:到,往。 ③曷:怎么 3、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 分) (1) 是.不与焉 (2) 用而不任. 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召晏子而问之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何陋之有 C、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D、马之千里者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 6、从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2 分) 。 三、阅读题(共 20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7、下面四个情节都出自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 A、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B、武松打虎 C、曹家遇除 D、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序号 出自哪部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