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般不得混用。 表I-2-1标准气瓶型号分类表 实验压力PMPa 气瓶型号 用途 工作压力 P/MPa 水压实验气压实验 15 装O2、H2、N2、He、CH4、压缩空 15 23 15 气等 13 装纯净水媒气及CO等 19 13 装NH3Cl2、光气等 06装SO2等 0.6 12 0.6 ③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染在氧气瓶上(特别是出口 或减压阀)。也不可用麻、棉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一般不得混用。 表Ⅰ-2-1 标准气瓶型号分类表 气瓶型号 用 途 工作压力 P/MPa 实验压力P/MPa 水压实验 气压实验 15 13 3 0.6 装O2 、H2、N2、He、CH4、压缩空 气等 装纯净水媒气及CO等 装NH3Cl2、光气等 装SO2等 15 13 3 0.6 23 19 6 1.2 15 13 3 0.6 ③ 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染在氧气瓶上(特别是出口 或减压阀)。也不可用麻、棉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④开启气门时应站在减压阀接管的侧面,更不许把头或身体对准气 瓶总阀门,以防阀门减压阀突然损坏冲击伤人。 ⑤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尽,以防重新灌气时发生危险。 ⑥使用时注意各气瓶上漆的颜色及标字,不得混用。我国常用气瓶 的色标如表I-2-2所示。 ⑦使用期间的气瓶每隔三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检验。用来装腐蚀性气 体的气瓶每两年至少要检验一次。不合格的气瓶应报废或降低使用。 2受压玻璃仪器的安全防护 物化实验室的受压玻璃仪器包括供高压或真空试验用的玻璃仪器、装 载水银的容器、压力计及各种保温容器等,使用这类仪器时,必须注意: (1)受压玻璃仪器不能用薄壁材料或平底烧瓶之类器皿。 (2)供气流稳压用的玻璃稳压瓶,其外壳应裹以布套或细网套。 4上-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④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减压阀接管的侧面,更不许把头或身体对准气 瓶总阀门,以防阀门减压阀突然损坏冲击伤人。 ⑤ 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尽,以防重新灌气时发生危险。 ⑥ 使用时注意各气瓶上漆的颜色及标字,不得混用。我国常用气瓶 的色标如表Ⅰ-2-2所示。 ⑦ 使用期间的气瓶每隔三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检验。用来装腐蚀性气 体的气瓶每两年至少要检验一次。不合格的气瓶应报废或降低使用。 2.受压玻璃仪器的安全防护 物化实验室的受压玻璃仪器包括供高压或真空试验用的玻璃仪器、装 载水银的容器、压力计及各种保温容器等,使用这类仪器时,必须注意: (1) 受压玻璃仪器不能用薄壁材料或平底烧瓶之类器皿。 (2) 供气流稳压用的玻璃稳压瓶,其外壳应裹以布套或细网套。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3)真空系统进行低温吸附实验时,用液氮获得低温后,将液氮注入真空容 器要注意真空容器可能发生破裂,不要把脸靠近容器的正上方;实验结束后,应 现开启真空泵对真空容器进行抽空,然后移去保温瓶,否则可能导致系统压力过 大真空系统爆裂。 表Ⅰ-2-2常用气瓶的色标 匚气瓶名称瓶身颜色『标字颜色气瓶名称瓶身颜色标字颜色 氧气 压缩空气 氢气 氮气 纯氩气 天深黑灰棕 黑红黄绿白 氨气 二氧化碳气 氯气 黑黄黑喜白 兰黄白红 氦气 乙炔 (4)装载水银的U型压力计或玻璃容器,若容器破裂就会造成水银溅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3) 真空系统进行低温吸附实验时,用液氮获得低温后, 将液氮注入真空容 器要注意真空容器可能发生破裂,不要把脸靠近容器的正上方;实验结束后,应 现开启真空泵对真空容器进行抽空,然后移去保温瓶,否则可能导致系统压力过 大真空系统爆裂。 表Ⅰ-2-2常用气瓶的色标 气瓶名称 瓶身颜色 标字颜色 气瓶名称 瓶身颜色 标字颜色 氧气 氢气 氮气 纯氩气 氦气 天兰 深绿 黑 灰 棕 黑 红 黄 绿 白 压缩空气 氨气 二氧化碳气 氯气 乙炔 黑 黄 黑 草绿 白 白 兰 黄 白 红 (4)装载水银的U型压力计或玻璃容器,若容器破裂就会造成水银溅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到桌上或地上。因此,在使用和装载水银时在其下面放置搪瓷盘或适当的 容器,使用U形水银压力计时,应防止系统压力变动过于剧烈而使压力计 的水银散溅到系统内外。 (5)真空玻璃系统任何一个活塞的开、关均会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因此,在启开或关闭活塞时,应两手操作:一手握活塞套,一手缓缓旋转 内塞,以防系统各部分产生力矩,发生扭裂。在使用该系统时,还应防止 在系统内形成高温爆鸣气混合物或让爆鸣气混合物进入高温区 二、使用辐射源的安全防护 物理化学实验遇到的辐射源,主要指产生x射线、y射线、中子流、 带电粒子束的电离辐射和产生频率为10-105兆赫的电磁波辐射。电离辐射 和电磁波辐射作用于人体,都会造成人体组织损伤,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组 织机能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使用辐射源的安全防护。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到桌上或地上。因此,在使用和装载水银时在其下面放置搪瓷盘或适当的 容器,使用U形水银压力计时,应防止系统压力变动过于剧烈而使压力计 的水银散溅到系统内外。 (5) 真空玻璃系统任何一个活塞的开、关均会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因此,在启开或关闭活塞时,应两手操作:一手握活塞套,一手缓缓旋转 内塞,以防系统各部分产生力矩,发生扭裂。在使用该系统时,还应防止 在系统内形成高温爆鸣气混合物或让爆鸣气混合物进入高温区。 二 、使用辐射源的安全防护 物理化学实验遇到的辐射源,主要指产生x射线、γ射线、中子流、 带电粒子束的电离辐射和产生频率为10-105兆赫的电磁波辐射。电离辐射 和电磁波辐射作用于人体,都会造成人体组织损伤,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组 织机能的变化,因此,必须重视使用辐射源的安全防护。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 对于从事放射工作的专业人员,我国目前规定了电离辐射的最大容 许剂量,即每日不得超过0.05R(伦琴),非放射性工作人员每日不得超 过0.005R。对x射线和γ射线(同位素源放射),则主要采用屏蔽防护(如 使用铅或铅玻璃等),缩短使用时间和远离辐射源等措施。而采用这些 措施的重要前提是严防放射性物质从呼吸道或食道进入体内。 高频电磁波辐射作为特殊情况下的加热源,目前已在光谱中用作光 源和高真空技术中得到应用。辐射强度的分级安全标准是:每天辐射时 间小于15min时,辐射强度小于1mw-cm2,小于2h的情况下,辐射强度小 于0.1mW·cm-2;整天接受辐射时,辐射强度小于10μWcm2。防止电磁波 辐射的最根本有效措施是减少辐射源的泄漏。当泄漏不可避免时,可利 用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如金属、多孔性生胶和碳黑做成罩、网 以屏蔽辐射源。实验者在操作时,应穿特制的防护服和戴防护眼镜等。 4上一内容下一内容令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12/7 对于从事放射工作的专业人员,我国目前规定了电离辐射的最大容 许剂量,即每日不得超过0.05R(伦琴),非放射性工作人员每日不得超 过0.005R。对x射线和γ射线(同位素源放射),则主要采用屏蔽防护(如 使用铅或铅玻璃等),缩短使用时间和远离辐射源等措施。而采用这些 措施的重要前提是严防放射性物质从呼吸道或食道进入体内。 高频电磁波辐射作为特殊情况下的加热源,目前已在光谱中用作光 源和高真空技术中得到应用。辐射强度的分级安全标准是:每天辐射时 间小于15min时,辐射强度小于1mW·cm-2,小于2h的情况下,辐射强度小 于0.1mW·cm-2;整天接受辐射时, 辐射强度小于10μW·cm-2。防止电磁波 辐射的最根本有效措施是减少辐射源的泄漏。当泄漏不可避免时,可利 用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如金属、多孔性生胶和碳黑做成罩、网 以屏蔽辐射源。实验者在操作时,应穿特制的防护服和戴防护眼镜等。 第一部分:实验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