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意象 口什么是意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 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 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 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 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来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 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 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 象的社会意象
诗歌的意象 什么是意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 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 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 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秋风 吹不尽,落叶满长安”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 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 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 象的社会意象
占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一) 口1.月——思乡,怀人 口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口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 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 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口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 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口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一) 1.月——思乡,怀人。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 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 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 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占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二) 口5.莲——一爱的象征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 爱情 口6.梧桐——凄凉悲伤 口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 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 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 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 萧瑟冷寂的氛闺。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 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 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 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 慢》)等 口7.杜鹃鸟——一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 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 思乡之情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二) 5.莲——爱的象征 。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 爱情 6.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 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 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 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 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 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 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 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 慢》)等。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 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 子思乡之情
占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三) 口8.秋蝉——一高洁,悲凉 口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 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日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口9.鸿雁—一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口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和羁旅伤感。(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口10.柳——一离情依依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 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 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 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三)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 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和羁旅伤感。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10. 柳——离情依依 以折柳表惜别。“柳” 、 “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 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 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 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四) 口11.芳草—一离恨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 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 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 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 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 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 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四) 11.芳草——离恨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 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 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 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 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 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 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 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