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他 口李白:浪漫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唐诗乂。诗仙 口杜甫:现实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唐诗义。诗圣 口其他诗歌流派及创作风格 日山水田园诗 以孟造然、王维为代表,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 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盛唐边塞诗 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 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新乐府运动 以自居易、示稹为代表。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提倡关注社会,“缘事而 发 辞通 畅 韩孟派 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三 口李商隐杜牧 口南唐后主李煜
唐朝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他 李白:浪漫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唐诗义。诗仙 杜甫:现实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唐诗义。诗圣 其他诗歌流派及创作风格。 山水田园诗 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 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盛唐边塞诗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 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新乐府运动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提倡关注社会,“缘事而 发”,言辞通俗流畅。 韩孟派 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 李商隐 杜牧。 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 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 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 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 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 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 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 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 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 小令的最高境界
南唐后主李煜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 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 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 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 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 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 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 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 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 小令的最高境界
李煜词欣赏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词欣赏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赏析(一) 口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 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 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 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 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 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 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 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 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 “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 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子然身,引起他多少遐想、 多少回忆?
《相见欢》赏析(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 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 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 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 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 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 、 “独 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 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 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 “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 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 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引起他多少遐想、 多少回忆?
《相见欢》欣赏(二) 口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 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棡 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 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 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 更见作者造道的还是结何:别是二般滋味在心 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 时,或写愁之深,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 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 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 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 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 有其深至之处
《相见欢》欣赏(二) 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 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 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 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 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 更见作者造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 时,或写愁之深,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 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 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 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 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 有其深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