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反气旋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 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各半年强 冷性反气旋 暖性反气旋 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 过10°C的寒潮天气。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 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 期的东西进退
2.1.2 反气旋 极地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 副热带反气旋 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 冷性反气旋 暖性反气旋 按其热力结构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 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各半年强 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 24小时内降温超 过 10 oC的寒潮天气。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压 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 期的东西进退
3温带气旋的源地 3.1气旋源地的地理分布 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如果似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来统计,可以发 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 布,如下图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 径的统计图
• 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 如果以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 来统计,可以发 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 布,如下图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 径的统计图。 3 温带气旋的源地 3.1 气旋源地的地理分布
北半球 地面气旋 发生频数 40302010 的分布及 主要路径 1月)
北 半 球 地面气旋 发生频数 的分布及 主要路径 ( l月)
北半球地 面气旋发 生频数的 分布及主 要路径 7月)
北半球地 面气旋发 生频数的 分布及主 要路径 ( 7月)
(1)1月和7月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 3.2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留中低压半永久 气旋源地 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半永久 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 的几个特点 个频率中心移动 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 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 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 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以东地区, 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 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 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东亚气旋
3.2 北半球 气旋源地 的几个特点 (l) l月和7月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 北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半永久 北大西洋: 冰岛低压 半永久 • 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 个频率中心移动。 • 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 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 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 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以东地区, 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 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 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东亚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