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8-2带传动的分类 驶传动形式分 e-( 今开口传动:两轴平行,同向回转 今交叉传动:两轴平行,反向回转 N半交又传动:两轴交错,不能逆转Q 按带的畿面分 冷平带传动:底面是工作面,可实现多P 种形式的传动 V带传动:带两侧面是工作面,当量 摩擦系数大,承载力大,只用于开口 传动 令多楔带传动:具平、V带的优点 s 同步带传动:具带与链传动的特点
8-2 带传动的分类 一、按传动形式分 ❖ 开口传动:两轴平行,同向回转 ❖ 交叉传动:两轴平行,反向回转 ❖ 半交叉传动:两轴交错,不能逆转 二、按带的截面分 ❖ 平带传动:底面是工作面,可实现多 种形式的传动 ❖ V带传动:带两侧面是工作面,当量 摩擦系数大,承载力大,只用于开口 传动 ❖ 多楔带传动:具平、V带的优点 ❖ 同步带传动:具带与链传动的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8-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带受力变化 紧松边拉力关系 三、最大有效拉力
8-3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一、带受力变化 二、紧松边拉力关系 三、最大有效拉力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受力变化 ) 紧边 ①F 静止时,两边拉力相等=F张紧力 工作时: 令拉力增加→紧边:F→F1紧边拉力 令拉力减少→松边:Fo→F2松边拉力 工作状态:带两边拉力不相等 紧松边判断: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紧边
一、带受力变化 静止时,两边拉力相等=F0→张紧力 工作时: ❖ 拉力增加紧边: F0→F1 紧边拉力 ❖ 拉力减少松边: F0→F2 松边拉力 工作状态: 带两边拉力不相等 紧松边判断: ❖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紧边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F1 F2 F0 F0 F0 F0 Ff 紧边 松边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二、紧松边批力关系 松边 ) 紧边 紧边由F→F1→拉力增加,带增长1F0 松边由F0F2→拉力减少,带缩短 总长不变→带增长量=带缩短量 F-F 1 0=0 2 F1tF2 0 有效拉力:F1-F2即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 园周力F:F=F1-F2=Ff 打滑: 外载荷引起的圆周力大于全部摩擦力,带将沿轮面发生滑动
二、紧松边拉力关系 紧边由F0→F1拉力增加,带增长 松边由F0→F2 拉力减少,带缩短 总长不变 带增长量=带缩短量 F1-F0=F0-F2 ; F1+F2=2F0 有效拉力: F1 - F2 即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 圆周力F:F = F1 - F2 = Ff ❖ 打滑: 外载荷引起的圆周力大于全部摩擦力,带将沿轮面发生滑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F1 F2 F0 F0 F0 F0 Ff 紧边 松边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最大有效拉力 松边 打滑: Fr 外载荷引起的圆周力大于全部摩 紧边 擦力,带将沿轮面发生滑动 柔韧体的欧拉公式:F,=Fe/a a—小带轮的包角 此时,摩擦力达到最大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 F=F1-F2=F1(1 影响因素: F越大越好吗? 越小呢? 令初拉力F0↑→F↑ 令包角α↑→F↑,α↑→带与带轮接触弧越长→总摩擦力越大 冷摩擦系数f↑→F↑
三、最大有效拉力 打滑: 外载荷引起的圆周力大于全部摩 擦力,带将沿轮面发生滑动 柔韧体的欧拉公式: a ——小带轮的包角 此时,摩擦力达到最大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 影响因素: ❖ 初拉力F0↑→F↑ ❖ 包角α↑→F↑,α↑→带与带轮接触弧越长→总摩擦力越大 ❖ 摩擦系数 f↑→ F↑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和链传动 fa F F e 1 = 2 ) 1 (1 1 2 1 f 'a e F = F − F = F − F0越大越好吗? 越小呢? F1 F2 Ff 紧边 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