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空气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公元前6世纪) 种子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公元前6世纪) 原子 留基伯(Leucippus,公元前5世纪) 火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世纪) 土 色诺芬尼(Xenophanes,公元前5世纪) 土、水、气、火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5世纪) 土、水、气、火、以太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5世纪) 泰勒斯说,“存在万物赖以形成的终极物质,它是永恒不变的。”早期的 科学家从陶器和金属加工等机械技术和工艺的类比,来探求事物的运行规律。 他们相信,以不变的形式组成不同形状和色彩的事物的基本元素是永恒的。 他们拒绝对自然现象的超自然(神话)的解释,根据守恒法则,把万物约化 为基本元素。他们自由地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自由地实验。这都是科学方 法的精髓。 公元前6世纪,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Parmenides)开 始,新奇而有力的思想开始萌芽了。萨摩斯的毕达哥拉斯(他建立了先进思 想的学派,还可能是第一个用“哲学”一词的人)告诉人们,大地是球形的, 宇宙的和谐是数学关系支配的。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因为悲观而以“流泪 的哲学家”出名)说,万物都在变化,没有长久的事物,因此基本元素是火。 他相信,宇宙是由相反力量的对抗主宰的一股狂暴的流。他说,智慧就是认识 事物如何变化。伊利亚的巴门尼德说,没有变化的事物,万物都长久,智慧 乃是拒绝感观的欺骗。他信奉抽象的真善美的宇宙,相信一切变化不过是感 观的幻觉。赫拉克利特的狂暴的流和巴门尼德的永恒的连续体,都是极新奇 29 的概念:前者是牛顿动力学宇宙的先声,后者开启了相对论的黎曼几何的 时空。 毕达哥拉斯的和谐 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原是祭司和预言家,而希腊化(或希腊)的天文学家 是哲学家和科学家。巴比伦人精于算术和抽象,而希腊人精于几何和隐喻。 毕达哥拉斯形象化了几何和谐的宇宙,以球、圆和旋转的运动作为宇宙 设计的基本形式。据第欧根尼(Diogenes Laertius,公元3世纪)的说法,“据 说,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把天叫宇宙,把地叫地球的人。”毕达哥拉斯的信徒 们相信,天体是在完美的圆形路径上绕着宇宙中心的火环行的完美球体,而 那中心不是凡人所能看见的。天体发出美妙的音符,那天体的乐音(或者说 天球的和谐)也不是凡人能够听见的。 早期的科学宇宙论 31
柏拉图的宇宙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公元前470~前399)生活在雅典,在那儿传授文 艺,强调人文学问的重要。他通过学生柏拉图而改变了哲学的进程。他几乎 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靠了柏拉图的著作,人们才了解他的学说。苏格拉 底相信不朽的灵魂(或精神)就安居在凡人的土房子里。他很看重以“为什 么”开头的问题,而希腊的科学家凭借机械工艺的类比,更看重事物是“怎 么”运行的。假如原子真的解释了物质是如何构成的,那原子又是什么构成 的呢?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原子为什么存在,而只有在灵魂里寻觅的纯粹 理性才可能决定它们的必然和目的。70岁时,苏格拉底因为用异端学说引诱 学生的罪名,被处死了。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在雅典建立了第一个高级学问的 学院,即著名的雅典学院(Academy)。他的学说在未来几百年里的影响超越 了其他任何哲学家。他融合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的学说,形成自己的宇宙 论,强调表现与实在之间的巨大差别,无常的物质与确定的精神之间的巨大 差别。倏忽多变的现象世界不过是永恒的真实世界的影像。天生的无序、杂 乱和矛盾的物质,取决于有序、连贯和和谐之源的精神。在洞穴的寓言里, 柏拉图想象人们被困在一个洞穴里,不能挪动。从他们看不见的背后射进一 缕阳光,照亮了面前的墙壁,背后的物体把阴影投射到墙壁上。他们一生都 困在洞穴里,只知道墙上的影子。柏拉图写道:“显然,这些人会相信影子就 是惟一的实在。”根据这个寓言,我们都是自己感觉的囚徒,只有理智的头脑 能接近感觉以外的真实世界。 古代世界的三个宇宙体系 亚里士多德体系,伊壁鸠鲁体系,斯多葛体系 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三个理性的信仰体系一亚里土多德体 系、伊壁鸠鲁体系、斯多葛体系一一主导着地中海世界。每个体系都是一个 融合了哲学、科学和伦理学原理的世界。西方的文化遗产深深烙下了三个世 界的印迹。 亚里士多德的天球的宇宙发源于雅典,几百年后,进人了犹太一基督-伊 32 宇宙学
斯兰世界。后来,它沾染了巴比伦和波斯教的神学色彩,演化为中世纪的宇 宙,一直延续到16世纪。 伊壁鸠鲁的无限多个世界的宇宙公元4世纪后期源于雅典,几百年间在 受教育者和中产阶级中广为流传。它融合了原子论的思想,他重视生命科学, 拒绝拿神来解释自然世界,他还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后来,伊壁鸠鲁的 体系因为无神论而受到谴责,在犹太一基督-伊斯兰世界里处处遭到打击。 斯多葛的宇宙是公元3世纪在雅典建立的,流行于整个罗马帝国。它包 括两个部分:恒星的有限宇宙和环绕在它周围伸向无限远的虚空。斯多葛体 系不仅宜扬科学的重要,也强调论理原则和责任。 亚里士多德的字宙 两球宇宙 公元前4世纪,毕达哥拉斯的两球宇宙曾流行于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学院。 它包括外球(恒星)包围的一个中心球(地球)。行星以不定的方式在两球 之间运行,柏拉图向“所有真诚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始终如一, 规定了行星的运动?” 多球宇宙 柏拉图的一个学生欧多克索斯(Eudoxus)提出,宇宙可由多个同心旋转 的球所环绕的中心球来代表。在欧多克索斯的模型里,最外面的球像毕达哥 拉斯的两球模型一样,日夜不停地旋转,支撑着恒星。另外,中间的那些球 支撑着行星(图2.2),以不同的速率绕着不同倾向的轴旋转。起初,这些几 何设想只不过是类比,很像现代天文馆里的机械和光学装置。但亚里士多德 将假设变成了现实。 亚里士多德 亚里土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生在马其顿,在柏拉图学 院学习。他也建立了自已的学院,叫yceum①,也就是著名的逍遥学派,因 为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演讲的时候在学生周围来回走动。他的兴趣广泛,演讲 笔记有满满150卷。他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主要兴趣偏重于生命科学。他 31 ①Lyceum原是雅典东郊的一个运动场,自亚里士多德学院后,也作为一般文化教育场所的名 称。希腊译音为吕克昂(源自Lykeion,阿波罗的绰号),也有根据英文读音来翻译的,最有趣的是上 海过去有一家剧院叫“兰心”、就用的这个词。 早期的科学宇宙论 33
恒星的旋 转球面 附着在旋转球 面上的行星 图2.1两球字宙。中心是地球,嵌着恒 尾的外球日夜旋转,恒星东升西落。 图22欧多克索斯提出的多球宇宙模型。 多出的中间球绕着不同倾向的轴旋转,支撑着 行星。(图中只画了一个中间球。) 讨论过大生物链和不同生命形式的演化。在他的学生(后来是他的支持者)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亚里士多德怕人说他对神大不敬,就从雅典跑出来,这 样,雅典就不会“犯两次哲学罪过”了。 亚里士多德采纳了宇宙的多球模型,并为那些球赋予了有形和无形的实 在(图2.3)。行星—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一附 着在半透明的球面上,绕着地球转动。为了解释行星和恒星的运动,需要多 达56个支撑的球面。地上的元素土、水、气和火,构成地球和月亮下面的球, 月亮运行的球面< 然 月球面内部 天体区 (含地球) (含行星) 图23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没画行星球)。多球模型被赋予了有形和无形的实在。有形的东西占 据着月球下面的球,无形的东西占据天球。 34宇宙学
而第五种元素(后来也叫quintessence①)构成外面的天球。地面元素的自然 运动方式是上下运动,依各自的重量寻求适当的位置;无形元素的自然运动 方式是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 在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一切运动都需要持续的力的作用。物体之所以 运动,是因为它被直接接触的物体所推动或拉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虚空不 可能存在,因为孤立物体是不动的。于是,原子也不可能存在,因为原子是 彼此孤立的,中间隔着虚空。而且,假如像原子论哲学家声称的那样存在原 子,则没有直接接触的力,因而一切物体将永远没有运动。 亚里士多德的整个世界构成一个有限大小的宇宙球。据亚里士多德的理 论,宇宙必然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外边界绕着地球转动。“假如天是无限的, 而且也在做圆周转动,那么它将在无限长的时间里穿越无限长的距离…我 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直线不可能无限长,因为那样它们将延伸到宇宙的外 面。因此,所有直线都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是不完美的,而圆是完整的,因而 是完美的。这样,地面那些形式脆弱的元素,理所当然只能有不完美的上下运 动,趋近或远离地球的中心,这也解释了地球为什么不转动。同样,构成天球 的无形元素,理所当然只能有完美的圆周运动。“因此,天球那不息的运动是可 以理解的…万物只有在到达了它的自然终点才会停止运动,而对自然路径为 圆周的物体,每个终点也是新的起点。”亚里士多德的体系是稳恒状态的空间 有限的世界,它已经不变地存 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它的完美 运动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 欧多克索斯的旋转天球不 能满意地解释行星的退行(图 2.4),更不能解释为什么行星 太阳 地球 在退行时会增大亮度。解决这 外行星 个问题的第一步,是偏心圆的 思想: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但每个天圆有着各自的偏离地 图24这个图说明,为什么从地球上看外行量会 球一定距离的中心。而更重要 在天空前后摆动。在图中,地球与外行星(如火星)绕 的一步,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 着太阳转动。地球比外行星转动更快。在位置:,行星更 即本轮的引入。本轮是额外的 近(也更亮),仿佛在向后运动;而在位置b,行星更远 (也更暗),看起来在向前运动。 圆运动,如图2.5和图2.6, 它们解释了为什么行星在天空向后(退行)和向前(顺行)运动,为什么在 现代字宙学也借Quintessence来称一种猜想的奇异物质,它具有负压力,作用是加速字宙的膨胀。 早期的科学宇宙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