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朱自清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 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 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 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 乐自《睡罢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1898-1948)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变五 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 可饿死,不领美国攣救济粮′"。1925年8月到清华 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 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 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 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 《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
朱自清 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 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 1925年8月到清华 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 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 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 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 《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 文系主任。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 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 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 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 《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 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898-1948)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享年50岁 背影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 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 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 《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 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 朱自清 写实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享年50岁。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 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 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 《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 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 写实,……” 朱自清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 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 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 写|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 作|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 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 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 景|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 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写 作 背 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 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 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 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 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 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 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 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 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交卸”与“奔丧” “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 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 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 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 卖局长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 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 然而,大哥对家道日下的境遇己有所知。当时 北大学生应先读两年预科以后,才能再报本科。 自清为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负担,将自 华’改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 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交卸”与“奔丧” “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 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 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 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 卖局长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 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 然而,大哥对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当时 北大学生应先读两年预科以后,才能再报本科。 自清为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负担,将‘自 华’改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 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