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个 采桑子 阳修
1 采桑 欧 子 阳修
欧阳修(1007-1072) 北末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初谪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山,自号醉翁。既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老而衰且病,将退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休于颍水之上,则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更号六一居士。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六“—”: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万卷书、一千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卷金石文、一张 风日曹与宋祁合修《新唐书为,并独撰琴、局棋、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壶酒,再加上他 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本人一老翁。 有《欧阳文忠集》
六“一”: 一万卷书、一千 卷金石文、一张 琴、一局棋、一 壶酒,再加上他 本人一老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 山,自号醉翁。既 老而衰且病,将退 休于颍水之上,则 又更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采桑子 欢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k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華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 桑 子 欧 阳 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译:群花开放的时间已经过去,春光渐逝·却 更见西湖佳处 (放眼望去)满地散乱的落花,漫空飞舞的柳 絮,(近处)栏杆旁,低垂的柳条终日柔软地 随风飘舞。 ■写眼前的实景,春光在不断消逝,用「尽日」 二字,景中极写悄然无声,清冷空寂的画面
4 译:群花开放的时间已经过去,春光渐逝,却 更见西湖佳处—— (放眼望去)满地散乱的落花,漫空飞舞的柳 絮,(近处)栏杆旁,低垂的柳条终日柔软地 随风飘舞。 写眼前的实景,春光在不断消逝,用「尽日」 二字,景中极写悄然无声,清冷空寂的画面。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群芳过后西湖好」,源于 攻治风浪的感慨。经历过沧 桑的人生,才能道出此语。 上片实写湖景,反映內心 复条的感慨
5 「群芳过后西湖好」,源于 政治风浪的感慨。经历过沧 桑的人生,才能道出此语。 上片实写湖景,反映內心 复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