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植物类 群与演化
第十二章 植物类 群与演化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什么叫植物分类? 根据一定的依据来辨别植物的类 、 名称、性能和对植物的描述,就是 植物的分类
一 、什么叫植物分类? v根据一定的依据来辨别植物的类别、 名称、性能和对植物的描述,就是 植物的分类
二、 植物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法:按照自己的方便和意图, 选择 一个或少数性状(形态、习性、用途)作为 分类的依据,而不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 演化关系。 明朝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 共收集植物药达1195种,分为草、木、谷、 果、菜5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分60类。 ÷瑞典分类学家林奈(1707~1778)根据有花 植物雄蕊的有无、数目及着生情况,分为24 个纲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v 人为分类法:按照自己的方便和意图,选择 一个或少数性状(形态、习性、用途)作为 分类的依据,而不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 演化关系。 v 明朝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 共收集植物药达1195种,分为草、木、谷、 果、菜5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分60类。 v 瑞典分类学家林奈(1707~1778)根据有花 植物雄蕊的有无、数目及着生情况,分为24 个纲
。系统发育分类(自然分类)法: 根据植物之间 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它是从19世纪 后末期开始的,力求客观地反映植物界的亲缘 关系和演化发展。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系统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逊(Hutchinson)系统 美国的克朗奎斯特(Croquist)系统
v 系统发育分类(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之间 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它是从19世纪 后末期开始的,力求客观地反映植物界的亲缘 关系和演化发展。 v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系统 v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逊(Hutchinson)系统 v 美国的克朗奎斯特(Croquist)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