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四始六义” ·四始:四篇列首位的诗 《风》、《大雅》、《小雅》、《颂》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按音乐对《诗经》的分类。 “赋、比、兴”:《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 之“四始六义” • 四始 :四篇列首位的诗 《风》、《大雅》、《小雅》、《颂》 • 六义 : 风、雅、颂 / 赋、比、兴 “风、雅、颂” :按音乐对《诗经》的分类。 “赋、比、兴”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风、推、颂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黄 河流域的民间乐歌为主。(周南、召南、邶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160篇) ·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正声雅乐,贵族享 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包括大雅74篇、小雅31篇) ·颂:美盛德,功告于神明。宗庙祭祀乐歌,祭祀时 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共40篇)
风、雅、颂 •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黄 河流域的民间乐歌为主 。(周南、召南、邶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160篇) • 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正声雅乐,贵族享 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包括大雅74篇、小雅31篇) • 颂:美盛德,功告于神明。宗庙祭祀乐歌,祭祀时 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 (“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共40篇)
赋、比、兴 富有中圖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
赋、比、兴 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
汉赋 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 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司马迁《史记》 《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汉书》 汉乐府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西汉司马迁《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东汉班固《汉书》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西汉·司马迁 《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东汉·班固 《汉书》 • 汉赋 • 司马迁《史记》 • 班固《汉书》 • 汉乐府 • 《古诗十九首》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五言之冠冕” 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 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子虚赋》《上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