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压力 1、坝底扬压力,形成原因:①上下游水位 差;②砼、岩石都是透水材料。 由于基岩节理裂隙很不规则,难以求出 坝底扬压力的准确分布,故通常加定扬压 力从坝踵到坝趾成直线变化。 α为扬压力折减系数与岩体的性质和构造, 帷幕深度和厚度,灌浆的质量,排水孔的 直径、间距、深度等有关 规范规定:河床坝段α=0.2-0.3 岸坡坝段α=0.3-0.4
三、扬压力 1、坝底扬压力,形成原因:①上下游水位 差;②砼、岩石都是透水材料。 由于基岩节理裂隙很不规则,难以求出 坝底扬压力的准确分布,故通常加定扬压 力从坝踵到坝趾成直线变化。 α为扬压力折减系数与岩体的性质和构造, 帷幕深度和厚度,灌浆的质量,排水孔的 直径、间距、深度等有关。 规范规定:河床坝段α=0.2-0.3 岸坡坝段α=0.3-0.4
2、坝身扬压力(见下右图)。 坝身排水管折减系数α30.15-0.3 a3rh 排 水 渗透力
2、坝身扬压力(见下右图)。 坝身排水管折减系数α3 =0.15-0.3 H1 H=h1-h2 h2 帷 幕 排 水 rH1 arH rH2 浮 托 力 扬 压 渗 力 透 力 rH3 帷 幕 排 水 rH4 h4 H3 H h rh a3rh a3rH
四、动水压力 在溢流面上作用有动水压力,坝顶曲线 和下游面直线段上的动水压力很小,可忽 略不计。只计算反弧段上的动水压力。 计算时假定水流为勻速流。流速为V如 果忽略水重W,侧面水压加和F,则可 以直接由动量议程求出作用于整个反弧上 为水压力水平分量。 pHrqV(Cosa2-Cosa,)/ 垂直分量:取V1≈V P=rqV(SinΦ1+Sin中2)/g
四、动水压力 在溢流面上作用有动水压力,坝顶曲线 和下游面直线段上的动水压力很小,可忽 略不计。只计算反弧段上的动水压力。 计算时假定水流为匀速流,流速为V,如 果忽略水重W,侧面水压力F1和F2,则可 以直接由动量议程求出作用于整个反弧上 的水压力水平分量。 PH =rqV(Cosa2 -Cosa1 )/g 垂直分量:取V1≈V2 P v = rqV(Sinф1 + Sinф2)/g
五、冰压力 1、静冰压力 2、动冰压力 六、泥沙压力 水库蓄水后,入库水流挟带泥沙,逐年 於积在坝前,对坝面产生泥沙压力。 淤积高程,根据河流的挟沙量和规定的 淤积年限进行估算,年限可取50100年。 按土力学公式计算。参照一般经验取数 据
五、冰压力 1、静冰压力 2、动冰压力 六、泥沙压力 水库蓄水后,入库水流挟带泥沙,逐年 淤积在坝前,对坝面产生泥沙压力。 淤积高程,根据河流的挟沙量和规定的 淤积年限进行估算,年限可取50-100年。 按土力学公式计算,参照一般经验取数 据
P=?hntg2(45°-Φ/2) 泥沙对上游坝面压力强度 h—-计算点以上淤沙厚度
Pn =γn hn tg2(45°-Φx /2) Pn—--泥沙对上游坝面压力强度 hn—--计算点以上淤沙厚度 P hn hn p1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