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3)外总线 External Bus,EBus) ·又称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 他系统(仪器、仪表、控制装置等)之间信息传输 的通路,如EARS-232C、旧EE-488等。 上述三类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 图24.1所示
(3) 外总线(External Bus, E-Bus) • 又称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 他系统(仪器、仪表、控制装置等)之间信息传输 的通路,如EIA RS-232C、IEEE-488等。 • 上述三类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 图24.1所示
公 微型计算机 ==== 存储器 O接口 控制部件 C-BuS 寄存器组 -Bus O接口 存储器 E-Bus 设备 Modem 仪器 仪器 图241三类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微型计算机 控制部件 寄存器 组 ALU C-Bus 存储器 I/O接口 I/O接口 存储器 I-Bus E-Bus 设备 Modem 仪器 仪器 图24.1 三类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公 3.总线标准 ·每个总线标准都必须有具体和明确的规范说明,通 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规范或特性: (1)杋械特性:规定模块插件的机械尺寸,总线插头、插座的规格及 位置等 (2)电气特性:规定总线信号的逻辑电平、噪声容限及负载能力等; (3)功能特性:给出各总线信号的名称及功能定义; (4)规程特性:对各总线信号的动作过程及时序关系进行说明
3. 总线标准 • 每个总线标准都必须有具体和明确的规范说明,通 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规范或特性: (1) 机械特性:规定模块插件的机械尺寸,总线插头、插座的规格及 位置等; (2) 电气特性: 规定总线信号的逻辑电平、噪声容限及负载能力等; (3)功能特性: 给出各总线信号的名称及功能定义; (4) 规程特性:对各总线信号的动作过程及时序关系进行说明
公 总线标准的产生通常有两种途径: (1)某计算机制造厂家(或公司)在研制本公司的微机 系统时所釆用的一种总线,由于其性能优越,得 到用户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一种被业界广泛支持 和承认的事实上的总线标准。 (2)在国际标准组织或机构主持下开发和制定的总线 标准,公布后由厂家和用户使用
• 总线标准的产生通常有两种途径: (1) 某计算机制造厂家(或公司)在研制本公司的微机 系统时所采用的一种总线,由于其性能优越,得 到用户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一种被业界广泛支持 和承认的事实上的总线标准。 (2) 在国际标准组织或机构主持下开发和制定的总线 标准,公布后由厂家和用户使用
公 在微型机总线标准方面,推出比较早的是S-100 总线。有趣的是,它是由业余计算机爱好者为早 期的微型计算机而设计的,后来被工业界所承 认,并被广泛使用 经EE修改,成为总线标准一|EEE696。 ·由于S-100总线是较早出现的用于PC机的总线 没有其他总线标准或技术可供借鉴,因此在设计 上存在一定的缺点
• 在微型机总线标准方面,推出比较早的是S-100 总线。有趣的是,它是由业余计算机爱好者为早 期的微型计算机而设计的,后来被工业界所承 认,并被广泛使用。 • 经IEEE修改,成为总线标准—IEEE 696。 • 由于S-100总线是较早出现的用于PC机的总线, 没有其他总线标准或技术可供借鉴,因此在设计 上存在一定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