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副主编 主顧 編問 吴良寶 徐在國 湯除惠 李學勤 福建人民出版社
圆毒在版编目(CIP)数據 戰國文字编/湯餘惠主编.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2(2005.8重印) ISBN7-211-03935-3 I.戰…Ⅱ.湯…Ⅲ.漢字:古文字-考釋一戰國時代V.H121 中函版本圆替館CIP數據核字(2001)第038770號 戰國文字编 ZHANGUO WENZI BIAN 湯餘惠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福州市束水路76驶郵输:350001) 上海傑申電腦排版有限公司排版 (上海新啊路1209弄60號郵编:200041) 福建三明地質印刷廒印刷 (三明市富奥路15鱿郵输:365001) 開本787毫米×1092毫米1/1675.75印張4插頁 2001年12月第1版 2005年8月第2次印刷 印数:1501一3000 ISBN7-211-03935-3 H·142定價:230.00元 本潜如有印装質量間题,影警随讀,請直接向承印廠拥换
本課題的研究得到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特此致謝!
序 序言 言 術史上的重大事件。古文之學,由此勃興。以前秦書八體,不含古文,到西漢末的 年,魯恭王壞孔子宅,從壁中得到古文《尚書》等等,經博士孔安國隸定釋讀,爲學 傅》,颜芝獻《孝經》之類,这些書籍自然都是以六國文字書寫的。特别是景帝晚 九一年),除筷書律,結果在秦暴政下隱藏的古文舊書陸簿出世,例如張蒼獻《左 六國文字的發現和研究,事實上在漢初已經開始了。漢惠帝四年(公元前一 統,六國文字於是不再爲一般人所能讀解。 一,「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漢以下通行文字只上承秦文字傳 個歷史時期,如許慎《說文解字·叙》所說,出現了分歧混亂的局面。及至秦代統 戰國文字包括秦文字與六國文字,是中國古文字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这 樣,成爲所有關注古文字人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材料豐富,胜集了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無疑將和《甲骨文编》、《金文编》等名作一 共同编纂,經過多年努力,終告完成,蒙福建人民出版社刊行。这部書規模宏大, 《戰國文字編》一書,由湯餘惠教授任主編,賴炳偉任副主編,徐在國、吳良寶
戰國文字编 少,「幸而任器之流傳乃比殷周爲富,近世所出,如六國兵器,數幾逾百,其餘若貨幣, 材料的零碎分散。王國維指出:商代以至春秋的文字有甲骨金文,戰國重要金文數 王國維的卓識表現在他整體地考察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研究的一個難點,是其 文字西土、東土的區分,反駁許書古文爲漢人偽造之論,實有鑿破混沌之功。 《史籀篇疏證序》、《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桐鄉徐氏印譜序》等,揭示戰國 討晚清以來學者熱中討論的『古文』問題,他研究《說文》的古文、籀文,寫出了名文 明現代的戰國文字研究肇端於王國維先生。王國維曾長期從文獻和文字學角度探 學術界重新把目光集中到戰國文字上來,已經是現代的事了。最近我有小文說 《說文》,原來的古文之學遂漸歸酒没。 四聲韻》那種古文開始顯得不夠高古,隨後竟深受譏評,被指爲上不若商周,下不 商周青銅器的收藏蔚然成風,從而古文字研究的中心轉移至金文。《汗簡》、《古文 情况到北宋後期有了改變。 先是有歐陽修等學者提倡,繼之受朝廷的鼓勵, 在《汗簡》基礎上纂成的《古文四聲辑》,可稱这種古文之學的小結 地釋讀當日發現的汲家竹書。五代末至宋初郭忠恕所編《汗簡》,和稍晚一些夏陳 直是古文字研究的主體。正是出於这樣的原因,西晋初苟勖、束皙等人才能順利 盡管許慎已提到『往往於山川得鼎彝】,但源自六國文字的古文,由漢至唐 收古文、奇字,以及魏三體石經的古文,可知都是本於六國文字。 六書,首先就是「孔子壁中書】的古文,其次還有『古文而異』的奇字。看《說文》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