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实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初识民居 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理解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 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 作为住房使用。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 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因为我国幅员广 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 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理解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实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 1、出示 CAI 课件,说说你理解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 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 作为住房使用。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 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因为我国幅员广 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 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 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理解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 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 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自主研读,合作梳理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能够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 对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能够接着学习另一个 民居。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 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使用简 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明白了吗? 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 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 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形状结构:土楼高15米,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 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形成圆形,宏伟壮观。 文化内涵:两三百人聚居一楼,不分贫富、贵贱,平等分房,和 睦相处,勤俭持家,追求吉祥,幸福与安宁 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建筑成因:居住地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有利于防酷暑和 湿气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 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 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能够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 对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能够接着学习另一个 民居。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 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使用简 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明白了吗? 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 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 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形状结构:土楼高 15 米,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 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形成圆形,宏伟壮观。 文化内涵:两三百人聚居一楼,不分贫富、贵贱,平等分房,和 睦相处,勤俭持家,追求吉祥,幸福与安宁。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建筑成因:居住地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有利于防酷暑和 湿气
建筑材料: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楼板或竹篾隔层,屋顶 用草排、木片或瓦片覆盖。 形状结构:竹楼呈正方形,竹篱围着,分上下两层,结构简单, 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架楼仪式如过节般热闹,请唱 曲子,祈求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3、角色体验,练习表达,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客 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深化了解。 4、教师小结:傣族人民常年居住在竹楼里,树满寨花满园,与 自然合为一体,是多么幸福。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它 们就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是那般宏伟壮观 客家人平等聚居,和睦共处的淳朴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品读句子,感悟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 写的好处。 (1)列数字:墙厚1米,高15米 (2)打比方:“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 (3)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 再立柱架梁 (4)举例子:“比如,很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 联 (5)作比较:“…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六、课外拓展,迁移表达
建筑材料:竹楼由 20 至 24 根柱子支撑,楼板或竹篾隔层,屋顶 用草排、木片或瓦片覆盖。 形状结构:竹楼呈正方形,竹篱围着,分上下两层,结构简单, 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架楼仪式如过节般热闹,请唱 曲子,祈求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3、角色体验,练习表达,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客 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深化了解。 4、教师小结:傣族人民常年居住在竹楼里,树满寨花满园,与 自然合为一体,是多么幸福。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它 们就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是那般宏伟壮观。 客家人平等聚居,和睦共处的淳朴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品读句子,感悟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 写的好处。 (1)列数字:墙厚 1 米,高 15 米 (2)打比方:“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 (3)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 再立柱架梁。” (4)举例子:“比如,很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 联……” (5)作比较:“……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六、课外拓展,迁移表达
1、出示课前收集到的相关特色民居的图片或资料 2、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七、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展示、介绍的这个幢幢风格各异的民居, 是我们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求发展的历史纪录,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 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爸妈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KP style=" BorDER-LEFT: #9 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 COLOR:#9F0000"<B>篇二<B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 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 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 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1、出示课前收集到的相关特色民居的图片或资料。 2、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七、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展示、介绍的这个幢幢风格各异的民居, 是我们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 ,求发展的历史纪录,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 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爸妈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B>篇二</B> 学习目标 :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 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 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 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 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独具特色 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文章使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 法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教学本课采用 明确目的,提出问题,默读、探究,交流汇报,仿写练笔”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用所学的阅读知识独立阅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学习、 使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1、藏戏虽然简朴,却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和多姿多彩的 戏剧一样,很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各具 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 2、阅读文前的“连接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开说明这些特点的。) 【设计意图】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 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独具特色 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文章使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 法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教学本课采用 “明确目的,提出问题,默读、探究,交流汇报,仿写练笔”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用所学的阅读知识独立阅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学习、 使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1、藏戏虽然简朴,却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和多姿多彩的 戏剧一样,很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各具 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 2、阅读文前的“连接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开说明这些特点的。)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