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2年1月10日9:00-11:00】 初中2012级第五学期样本学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 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四页。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和卷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子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尖:歼灭阡陌说媒拉纤 B赴:仆人扑火前仆后继 C.妾:惬意提挈锲而不舍 D焉:淹没掩护奄奄一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驽钝澜珊闭门羹兵慌马乱B.馨香皲裂文绉绉不可思意 C.悖谬陷媚名信片龙盘虎据D涸辙决窍雄赳赳未雨绸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廖承志劝告蒋经国先生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不怀好意的人图谋台湾。 B听到专家说自己收藏的这幅画是赝品,根本一文不名时,他失望极了 C看完女排世锦赛,观众们兴奋地说说笑笑,前呼后拥地走出了赛场。 D暑假,来到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他骑上马儿纵横决荡,忘情的歌唱。 4.下面各项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宽阔的二环路的顺利通车,使绵阳拥堵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缺主语。修改:去掉“使”。 B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否定不当。修改:去掉“切忌”。)
保密 ★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2 年 1 月 10 日 9:00—11:00】 初中 2012 级第五学期样本学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 题)两部分组成,共 6 页;答题卷共四页。满分 100 分,120 分钟完卷。考试结束后将答 题和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6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子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尖:歼.灭 阡.陌 说媒拉纤. B.赴:仆.人 扑.火 前仆.后继 C.妾:惬.意 提挈. 锲.而不舍 D.焉:淹.没 掩.护 奄.奄一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驽钝. 澜.珊 闭门羹. 兵慌.马乱 B.馨.香 皲.裂 文绉绉. 不可思意. C.悖.谬 陷.媚 名.信片 龙盘虎据. D.涸辙. 决.窍 雄赳赳. 未雨绸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廖承志劝告蒋经国先生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 ....,不怀好意的人图谋台湾。 B 听到专家说自己收藏的这幅画是赝品,根本一文不名 ....时,他失望极了。 C 看完女排世锦赛,观众们兴奋地说说笑笑,前呼后拥 ....地走出了赛场。 D 暑假,来到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他骑上马儿纵横决荡 ....,忘情的歌唱。 4.下面各项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宽阔的二环路的顺利通车,使绵阳拥堵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缺主语。修改:去掉“使”。) B.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否定不当。修改:去掉“切忌”。)
C.“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研究和了解 (语序不当。修改:“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D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 (搭配不当。修改:“素质”改为“水平”。) 5.下列有关课文和明珠的理解以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的焚烧洗劫, 这样以“美”衬“丑”,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极。 B.老舍在话剧《茶馆》中,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李石清等人物形象,反应 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揭示出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C韩愈在《马说》这篇杂文中,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以马喻人,托物寓意,提出了“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表达了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D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描写了北京一座四合院里,演绎的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间 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纠缠交错的爱情悲剧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治将恐深 深:加重 B.桓侯不应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索:捆绑
C.“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研究和了解。 (语序不当。修改:“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D.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 (搭配不当。修改:“素质”改为“水平”。) 5.下列有关课文和明珠的理解以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的焚烧洗劫, 这样以“美”衬“丑”,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极。 B.老舍在话剧《茶馆》中,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李石清等人物形象,反应 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揭示出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C 韩愈在《马说》这篇杂文中,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以马喻人,托物寓意,提出了“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表达了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D 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描写了北京一座四合院里,演绎的一个穆斯林家族 60 年间 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纠缠交错的爱情悲剧。 二、(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治将恐深. 深:加重 B.桓侯不应. 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 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 索:捆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治将益深 B.桓侯故使人问之 香远益清 去使契丹 C.司命之所属 D.臣是以无请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战则请从 8.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 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 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 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诚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 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第Ⅱ卷(共84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请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不得在密封线以外的任何地方写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或作记号。 三、(18分) 9.请将第二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0.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三·1班为弘扬祖国文化,特举 行以“文化与发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9分) 【文化探源】(1)有同学认为:《共工触怒不周山》和《愚公移山》都带有迷信色彩,你认 为呢?(3分) 【文化追星】(2)请指出下列文坛巨星的名字以及语段涉及的作品的名称。(3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治将益.深 B.桓侯故使.人问之 香远益.清 去使.契丹 C.司命之所属. D. 臣是以无请.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战则请.从 8.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 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 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 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 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第Ⅱ卷(共 84 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请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不得在密封线以外的任何地方写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或作记号。 三、(18 分) 9.请将第二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0.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三·1 班为弘扬祖国文化,特举 行以“文化与发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9 分) 【文化探源】(1)有同学认为:《共工触怒不周山》和《愚公移山》都带有迷信色彩,你认 为呢?(3 分) 【文化追星】(2)请指出下列文坛巨星的名字以及语段涉及的作品的名称。(3 分)
①他是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塑造的主人公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 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②他是丹麦伟大的作家和诗人,他塑造的艾丽莎,为了救助亲爱的哥哥们,表现出的决心 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③他是中国文坛的呐喊者。他在“王祥卧冰”“老莱娱亲″“ˆ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中,深刻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他”叫(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②“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③“他”叫(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文化助正】(3)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流传至今的东西均有约定俗成的内涵,使用时必 须遵守。请从汉字的语音、语意上,对下面贴中的内容加以解读。(3分 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把“捍”错写成了 撼”。有网友跟帖:“故宫捍,专家憾,网民汗。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3分) 四、(8分)
①他是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塑造的主人公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 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②他是丹麦伟大的作家和诗人,他塑造的艾丽莎,为了救助亲爱的哥哥们,表现出的决心、 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③他是中国文坛的呐喊者。他在“王祥卧冰”“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中,深刻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①“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②“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③“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文化助正】(3)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流传至今的东西均有约定俗成的内涵,使用时必 须遵守。请从汉字的语音、语意上,对下面贴中的内容加以解读。(3 分) 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把“捍”错写成了 “撼”。有网友跟帖:“故宫捍,专家憾,网民汗。”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 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3 分) 四、(8 分)
1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茅盾《白杨礼赞》)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6)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故乡的句子是 (7)王维《使之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得名句是 (8)请写出连续两局以神话入诗的句子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9题 (-)(1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 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 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 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 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 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 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 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 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
12.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1)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茅盾《白杨礼赞》)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6)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故乡的句子是: , 。 (7)王维《使之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得名句是: , 。 (8)请写出连续两局以神话入诗的句子: , 。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19 题。 (一)(10 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 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 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 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 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 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 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 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 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