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6猴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电镜像×14600 L脂滴,M线粒体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二)髓质 髓质主要由排列成索或团的髓质细胞组成,其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髓质细 胞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胞质内呈现出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因而髓质细胞 又称为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另外,髓质内还有少量交感神经节细胞,胞体较大,散 在分布于髓质内(图11-5)· 电镜下,髓质细胞最显着的特征是,胞质内含有许多电子密度高的膜被分泌颗粒,直径 150~350nm。根据颗粒内含物质的差别,髓质细胞分为两种。 一种为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 含肾上腺素(adrenaline),此种细胞数量多,约占人肾上腺髓质细胞的80%以上(图11, 7)。另一种为去甲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含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物质。此外,两种细胞的颗粒内尚含ATP及嗜铬颗粒蛋白,它们与肾 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组成复合物贮存在颗粒内。髓质细胞可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形成突触, 节前纤维未梢释放之酰胆碱作用髓质细胞,引起髓质细胞分泌颗粒释放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 素入血。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增高,心脏、 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速, 图11-7大鼠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细胞×10000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图11-6 猴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电镜像 ×14600 L脂滴,M线粒体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二)髓质 髓质主要由排列成索或团的髓质细胞组成,其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髓质细 胞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胞质内呈现出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因而髓质细胞 又称为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另外,髓质内还有少量交感神经节细胞,胞体较大,散 在分布于髓质内(图11-5)。 电镜下,髓质细胞最显着的特征是,胞质内含有许多电子密度高的膜被分泌颗粒,直径 150~350nm 。根据颗粒内含物质的差别,髓质细胞分为两种。一种为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 含肾上腺素(adrenaline),此种细胞数量多,约占人肾上腺髓质细胞的80%以上(图11- 7)。另一种为去甲肾上腺素细胞,颗粒内含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物质。此外,两种细胞的颗粒内尚含ATP及嗜铬颗粒蛋白,它们与肾 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组成复合物贮存在颗粒内。髓质细胞可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形成突触, 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之酰胆碱作用髓质细胞,引起髓质细胞分泌颗粒释放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 素入血。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增高,心脏、 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速。 图11-7 大鼠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细胞×10000 (白求恩医科大学尹昕、朱秀雄教授供图)
(三)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肾上腺动脉进入被膜后,分支形成动脉性血管丛,其中大部分分支进入皮质,形成窦状毛 细血管网,并与髓质毛细血管通连。少数小动脉分支穿过皮质直接进入髓质,形成窦状毛细血 管。髓质内的小静脉汇合成一条中央静脉,经肾上腺静脉出肾上腺(图11-8)。因而肾上腺 的大部分血液是经过皮质到达髓质的,血液中含有皮质激素,其中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强肾上腺 素细胞内N~甲基移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为肾上腺素。由此可见,肾上腺皮质对 髓质细胞的激素生成有很大的影响。 肾上腺动脉 球状番 类状毛细血管 萄质小动脉 网状措 )随质 中央静脉一 图11-8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四、垂体 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体积约0.5cm×1cm×1cm,重约0.5g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 部份组成,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神经垂体由间脑底部 的神经外胚层向腹侧突出的神经垂体芽发育而成。神经垂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两部分,漏斗与 下丘脑相连。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及结节部三部分。远侧部最大,中间部位于远侧部和 神经部之间,结节部围在漏斗周围(图11·9)。远侧部又称前叶,神经部和中间部合称后 叶, ,远侧部(前叶) ,腺垂体结节部 垂体✉ +香
(三)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肾上腺动脉进入被膜后,分支形成动脉性血管丛,其中大部分分支进入皮质,形成窦状毛 细血管网,并与髓质毛细血管通连。少数小动脉分支穿过皮质直接进入髓质,形成窦状毛细血 管。髓质内的小静脉汇合成一条中央静脉,经肾上腺静脉出肾上腺(图11-8)。因而肾上腺 的大部分血液是经过皮质到达髓质的,血液中含有皮质激素,其中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强肾上腺 素细胞内N-甲基移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为肾上腺素。由此可见,肾上腺皮质对 髓质细胞的激素生成有很大的影响。 图11-8 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四、垂体 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体积约0.5cm×1cm×1cm,重约0.5g.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 部份组成,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神经垂体由间脑底部 的神经外胚层向腹侧突出的神经垂体芽发育而成。神经垂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两部分,漏斗与 下丘脑相连。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及结节部三部分。远侧部最大,中间部位于远侧部和 神经部之间,结节部围在漏斗周围(图11-9)。远侧部又称前叶,神经部和中间部合称后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