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雁鹅
一四 小雁鹅
题一、关于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博士于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 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虽然受到父 亲的期望影响,蒡伦兹博士于1928年获得医「 学学位,但是他并不以医生为职,自小对自 然观察的热忱促使他进入动物学研究领域 于1933年修得博士学位。1937年,劳伦兹 博士受聘进入维也纳大学教授比较生理学与 动物心理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工作 被迫中断,劳伦兹进入德国军队中担任军医 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1948年被释放回到德 国,随后担任艾顿堡比较行为研究院院长 1951年出任马克斯·普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 至1973年卸任
一、关于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博士于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 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虽然受到父 亲的期望影响,劳伦兹博士于1928年获得医 学学位,但是他并不以医生为职,自小对自 然观察的热忱促使他进入动物学研究领域, 于1933年修得博士学位。1937年,劳伦兹 博士受聘进入维也纳大学教授比较生理学与 动物心理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工作 被迫中断,劳伦兹进入德国军队中担任军医, 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1948年被释放回到德 国,随后担任艾顿堡比较行为研究院院长, 1951年出任马克斯·普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 至1973年卸任
1973年,劳伦兹博士与其他两位动物行为学研究者 同获诺贝尔医学奖,以褒扬他们在动物行为学上的 奠基成就。劳伦兹得奖的原因,在于其严谨的观察 实验设计,对大家难以定义的“动物行为”进行 详细研究并得到许多突破性的理论,其中最广为人 知的,就是“铭印”( imprinting)效应。铭印 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对于特定刺激讯息的学习过程 发生的次数很少,甚至仅需要发生一次,就会对动 物个体产生终生的行为影响,而且铭印通常有阶段 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仅在某一特定发育时期能够 接受这种刺激讯号并产生记忆,超过这个时期,动 物即便重复地接受到这类讯息,也不会产生与铭印 同样的记忆效果。例如母亲之于子女,铭印使得幼 动物对于母亲产生记 追随并模仿母亲的行为 劳伦菱博士成地n群孵化的雁据把他兰做是 作《雁鹅与蒡伦兹》甲有非常详尽的叙述
1973年,劳伦兹博士与其他两位动物行为学研究者 同获诺贝尔医学奖,以褒扬他们在动物行为学上的 奠基成就。劳伦兹得奖的原因,在于其严谨的观察 与实验设计,对大家难以定义的“动物行为”进行 详细研究并得到许多突破性的理论,其中最广为人 知的,就是“铭印”(imprinting)效应。铭印是一 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对于特定刺激讯息的学习过程 发生的次数很少,甚至仅需要发生一次,就会对动 物个体产生终生的行为影响,而且铭印通常有阶段 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仅在某一特定发育时期能够 接受这种刺激讯号并产生记忆,超过这个时期,动 物即使重复地接受到这类讯息,也不会产生与铭印 同样的记忆效果。例如母亲之于子女,铭印使得幼 小动物对于母亲产生记忆,追随并模仿母亲的行为。 劳伦兹博士成功地使一群孵化的雁鹅把他当做是 “母亲”,这些独特的研究经验,在他的另一本著 作《雁鹅与劳伦兹》中有非常详尽的叙述
当然,科学研究的精神,就在于“可推翻前人的错 误结论”,劳伦兹博士的研究方法受到后继的一些 动物行为研究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劳伦兹博士以 “豢养”的方式收集行为数据是一种对动物行为严 重的干扰,这些观察有可能因为动物与博土之间产 生互动,而有过度“拟人化”的现象。然而,即使 是有瑕疵,没有他与动物间的密切交往与对动物的 细密观察,我们对于动物“言行”的了解根本无从 起步。劳伦兹也将触角延伸至人类的行为,特别是 斗性( aggression),由于题材本身的敏感性高 这些理论也引发了许多论战
当然,科学研究的精神,就在于“可推翻前人的错 误结论”,劳伦兹博士的研究方法受到后继的一些 动物行为研究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劳伦兹博士以 “豢养”的方式收集行为数据是一种对动物行为严 重的干扰,这些观察有可能因为动物与博士之间产 生互动,而有过度“拟人化”的现象。然而,即使 是有瑕疵,没有他与动物间的密切交往与对动物的 细密观察,我们对于动物“言行”的了解根本无从 起步。劳伦兹也将触角延伸至人类的行为,特别是 斗性(aggression),由于题材本身的敏感性高, 这些理论也引发了许多论战
除了是一位成功的行为科学家,他也致力于 科普文学的写作,将个人的研究体验与大众 分享,作品包括《所罗门王的指环》、《当 狗遇见人》以及最后的著作《雁鹅与劳伦 兹》,这些作品引导大众了解动物行为,并 启发研究人类行为的途径。 1989年春天,劳伦兹在艾顿堡逝世,享年 86岁,这位行为科学的开山祖师虽然已经不 再与世人分享他的心得,但是他的精神,已2 经融入行为科学领域的许多层面中
除了是一位成功的行为科学家,他也致力于 科普文学的写作,将个人的研究体验与大众 分享,作品包括《所罗门王的指环》、《当 狗遇见人》以及最后的著作《雁鹅与劳伦 兹》,这些作品引导大众了解动物行为,并 启发研究人类行为的途径。 1989年春天,劳伦兹在艾顿堡逝世,享年 86岁,这位行为科学的开山祖师虽然已经不 再与世人分享他的心得,但是他的精神,已 经融入行为科学领域的许多层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