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一10一26~31美国宾夕法尼亚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中,10月末逆温控制,有雾,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S02 和金属尘致害。1·4万人的小镇有5911人眼痛、喉痛、头痛、胸痛、 呕吐或患综合症状,死亡17人。 一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夏季起,美国洛杉矶市,全市 250万辆汽车排放大量HC、NOx、CO,该市依山傍海,处于长盆地 中,一年约有300天出现逆温,5一10月阳光强烈照射,产生以03为 主的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睛、粘膜和呼吸道。1955年一次烟雾事件 中死亡400余人。 一伦敦烟雾事件:1952一12一05~08英国伦敦市。5一8日伦敦、南 英格兰一带有一大型移动性高压脊,使伦敦上空处于无风状态,气温逆 增,致使燃煤产生的烟尘不断积累,持续4~5天浓雾弥漫。4天中死亡 人数比常年同期多4000人,受害者万余人,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 吸道病患者死亡率成倍增加。 一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市。该市醋酸 厂、氯乙烯厂排放大量含甲基汞废水。患者耳聋眼瞎、四肢麻木、精神失 常、疼痛惨叫,死亡百余人。 一骨痛病事件:1955~1979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该地区锌 铅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神通川水体,污灌后使稻米含镉,食用和饮水 中毒。患者发生骨痛病,咳嗽等就可导致骨折,骨骼严重变形,在剧痛中 惨死。到1977年已死亡200余人。 一四日市哮喘事件:1955年起日本四日市。该市石油化工排放废水、 废气污染严重,粉尘、S02排放量13×104t,超标5~6倍,重金属微 粒与S02形成酸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患者6370人,死亡33人。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 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混入油中,食用后中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26~3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中,10 月末逆温控制,有雾,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SO2 和金属尘致害。1.4 万人的小镇有 5911 人眼痛、喉痛、头痛、胸痛、 呕吐或患综合症状,死亡 17 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 年代初期夏季起,美国洛杉矶市,全市 250 万辆汽车排放大量 HC、NOx、CO,该市依山傍海,处于长盆地 中,一年约有 300 天出现逆温,5 一 10 月阳光强烈照射,产生以 O3为 主的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睛、粘膜和呼吸道。 1955 年一次烟雾事件 中死亡 400 余人。 ——伦敦烟雾事件:1952—12—05~08 英国伦敦市。5—8 日伦敦、南 英格兰一带有一大型移动性高压脊,使伦敦上空处于无风状态,气温逆 增,致使燃煤产生的烟尘不断积累,持续 4~5 天浓雾弥漫。4 天中死亡 人数比常年同期多 4000 人,受害者万余人,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 吸道病患者死亡率成倍增加。 ——水俣病事件:1953~1956 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市。该市醋酸 厂、氯乙烯厂排放大量含甲基汞废水。患者耳聋眼瞎、四肢麻木、精神失 常、疼痛惨叫,死亡百余人。 ——骨痛病事件:1955~1979 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该地区锌、 铅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神通川水体,污灌后使稻米含镉,食用和饮水 中毒。患者发生骨痛病,咳嗽等就可导致骨折,骨骼严重变形,在剧痛中 惨死。到 1977 年已死亡 200 余人。 ——四日市哮喘事件:1955 年起日本四日市。该市石油化工排放废水、 废气污染严重,粉尘、SO2排放量 13 ×104t,超标 5~6 倍,重金属微 粒与 S02形成酸雾。1961 年哮喘病发作,患者 6370 人,死亡 33 人。 ——米糠油事件:1968 年 3 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 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混入油中,食用后中
毒。受害者万人以上,病人有痤疮样皮疹,眼脸浮肿,皮肤色素沉着,四 肢麻木等,1977年前死亡30多人。大批家畜死亡。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许多公害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 八大公害事件。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露造成约3000人死亡: 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暴炸使干人遇难;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爆 炸使核尘遍布欧洲。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是局部的污染,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每年有 600万hm2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有1100多万hm2的森林遭到 破坏。在非洲,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由于引用水被污染,全 球每年约有6*10?人死于腹泻等等。由此可见,决定地球人类前途和命 运的是"环境”。 2、持续发展 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 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 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 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 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 孙路”。 环境化学 1、环境化学的概念 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环境化学研究的进展。例如,通过煤烟型大气 污染问题的研究发展了硫和气溶胶化学,通过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研究发展 了大气光化学,通过酸雨污染的研究发展了降水化学。另一方面,当污染 物进入水体后,又将怎样迁移、转化,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一个典型的例
毒。受害者万人以上,病人有痤疮样皮疹,眼脸浮肿,皮肤色素沉着,四 肢麻木等,1977 年前死亡 30 多人。大批家畜死亡。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所发生的许多公害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 八大公害事件。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露造成约 3000 人死亡; 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暴炸使千人遇难;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爆 炸使核尘遍布欧洲。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是局部的污染,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每年有 600 万 hm2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有 1100 多万 hm2 的森林遭到 破坏。在非洲,干旱将 3500 万人置于危难之中;由于引用水被污染,全 球每年约有 6*107人死于腹泻等等。由此可见,决定地球人类前途和命 运的是“环境”。 2、持续发展 1987 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 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 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 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 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 孙路”。 环境化学 1、环境化学的概念 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环境化学研究的进展。例如,通过煤烟型大气 污染问题的研究发展了硫和气溶胶化学,通过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研究发展 了大气光化学,通过酸雨污染的研究发展了降水化学。另一方面,当污染 物进入水体后,又将怎样迁移、转化,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一个典型的例
子。这促使人们探讨汞的迁移、转化、存在形态及环境影响,反过来又促 进了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0前孕育阶段: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了化学农 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毁灭生物的恶果,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注意。 美国《化学文摘》(CA)从1971年开始在"环境”主题下收录环 境化学文摘,随后即以每年100篇的速度递增,1990年已达2033篇; 形成阶段: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与环境化 学有关的研究与监测计划,包括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 登记。 发展阶段: 2、环境化学的定义 1972年R.A.Horne在《环境化学》一书中定义,"环境化学 是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外层大气圈的化学组成和其中发生的过 程,特别是界面上的化学组成和过程的学科。”这个定义无所不包,包 括了所有物质(不仅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失去了指导分 工的意义。 也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化学按其英文名称(Environment Chemistry),它的基础是化学,所以又把环境化学定义为:"环境化学 是研究物质在自然界开放性系统中所发生的现象。”研究对像应该是环 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而不是普通的化学物质,否 则就不能区别与普通化学,污染物是最终能产生有害生态效应的物质,然 而污染物的确定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污染物,也不 能说目前对环境诬害的就一定不会发展为污染物,特别是人类不断合成的 新物质,影响不能马上确定,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和变化的的观点来看 待。如在对流层中稳定而曾经认为无害的物质如CO2、N2O、氟氯烃
子。这促使人们探讨汞的迁移、转化、存在形态及环境影响,反过来又促 进了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0 前孕育阶段:1962 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了化学农 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毁灭生物的恶果,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注意。 美国《化学文摘》(CA)从 1971 年开始在“环境”主题下收录环 境化学文摘,随后即以每年 100 篇的速度递增,1990 年已达 2033 篇; 形成阶段:1972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与环境化 学有关的研究与监测计划,包括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 登记。 发展阶段: 2、环境化学的定义 1972年R.A.Horne 在《环境化学》一书中定义,“环境化学 是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外层大气圈的化学组成和其中发生的过 程,特别是界面上的化学组成和过程的学科。” 这个定义无所不包,包 括了所有物质(不仅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失去了指导分 工的意义。 也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化学按其英文名称(Environment Chemistry),它的基础是化学,所以又把环境化学定义为:“环境化学 是研究物质在自然界开放性系统中所发生的现象。” 研究对象应该是环 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而不是普通的化学物质,否 则就不能区别与普通化学,污染物是最终能产生有害生态效应的物质,然 而污染物的确定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污染物,也不 能说目前对环境诬害的就一定不会发展为污染物,特别是人类不断合成的 新物质,影响不能马上确定,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和变化的的观点来看 待。如在对流层中稳定而曾经认为无害的物质如 CO2、N2O、氟氯烃
等,不仅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且进入平流层后会导致臭氧层耗损而危 及人类生存。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环境化学定义为:研究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 科学,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3、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及特点 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 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 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 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或消除以及防止发生危害的方法和途 径。 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目前,国际上重视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元素(尤其是碳、氨、硫、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 相互耦合的研究; ②化学品安全评价; ③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 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 ②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碳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 ③工业有毒有害废气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3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环境分析化学 要得知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本底和污染现象,必须运用化学分析 的技术取得各种数据,为环境中污染物化学行为的研究,环境质量的评 价,环境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为治理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等,不仅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且进入平流层后会导致臭氧层耗损而危 及人类生存。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环境化学定义为:研究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 科学,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3、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及特点 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 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 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 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或消除以及防止发生危害的方法和途 径。 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目前,国际上重视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元素(尤其是碳、氮、硫、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 相互耦合的研究; ②化学品安全评价; ③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 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 ②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碳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 ③工业有毒有害废气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3 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⑴环境分析化学 要得知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本底和污染现象,必须运用化学分析 的技术取得各种数据,为环境中污染物化学行为的研究,环境质量的评 价,环境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为治理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分析方法标准化和环境标准物质 污染物的形态与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痕量与超痕量元素分析 环境有机物(包括金属有机物)的分析研究 环境优先控制对象筛选研究 环境分析仪器化、自动化研究 (2),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化 大气污染化学—研究有重要影响的化学物质(颗粒物、硫氧化 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臭氧等)在大气环境中的性质, 化学行为和化学机制的科学、涉及地面、对流层和平流层存在的多种化学 物质。 △水污染化学一主要是在溶液平衡理论(酸碱、沉淀与溶解、氧 化还原、配合与离解)基础上,研究化学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包括浓 度、形态和分布)、行为(包括迁移、转化及其归宿)与效应(包括环境 效应和生态效应)。特别是对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存在与化 学转化的研究。 △士壤环境化学—研究农用化学品等化学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迁 移、转化和归宿及其对土壤化学变化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土壤中有机物的研究。 土壤中金属存在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研究。 污染物在土壤固一液界面上化学过程的研究。 土壤中温室气体的释放研究。 (3)污染(环境)生态化学 —研究化学污染物引起生态效应的化学原理 过程和机制,宏观上研究化学物质在维持和破坏生态平衡中的基本化学问 题,微观上研究化学物质和生物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化学机制
.分析方法标准化和环境标准物质 .污染物的形态与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痕量与超痕量元素分析 .环境有机物(包括金属有机物)的分析研究 .环境优先控制对象筛选研究 .环境分析仪器化、自动化研究 ⑵.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化 Δ大气污染化学——研究有重要影响的化学物质(颗粒物、硫氧化 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臭氧等)在大气环境中的性质、 化学行为和化学机制的科学、涉及地面、对流层和平流层存在的多种化学 物质。 Δ 水污染化学——主要是在溶液平衡理论(酸碱、沉淀与溶解、氧 化还原、配合与离解)基础上,研究化学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包括浓 度、形态和分布)、行为(包括迁移、转化及其归宿)与效应(包括环境 效应和生态效应)。特别是对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存在与化 学转化的研究。 Δ 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农用化学品等化学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迁 移、转化和归宿及其对土壤化学变化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土壤中有机物的研究。 .土壤中金属存在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研究。 .污染物在土壤固——液界面上化学过程的研究。 .土壤中温室气体的释放研究。 ⑶.污染(环境)生态化学——研究化学污染物引起生态效应的化学原理 过程和机制,宏观上研究化学物质在维持和破坏生态平衡中的基本化学问 题,微观上研究化学物质和生物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化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