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C方法论 1932年成立考利斯委员会( Cowles commission) 1933年正式出版《 Econometrica》。 1939年更名为考利斯基金委员会( Cowles Foundation Commission)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理论形成于40年代,大部 分基础性工作是由CC支持完成的。 产生了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⒈ CC方法论 • 1932年成立考利斯委员会(Cowles Commission) • 1933年正式出版《Econometrica》。 • 1939年更名为考利斯基金委员会(Cowles Foundation Commission)。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理论形成于40年代,大部 分基础性工作是由CC支持完成的。 • 产生了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基本理论要点 (1)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 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 结构和个体结构,即模型是建立在已有的经济 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俍设的基础之上的; (2)引进概率论思想作为模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选择随机联立线性方程组作为模型的一般形式; (3)模型的识别、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是主 要的技术问题; (4)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作为检验模型 的主要标准
⒉基本理论要点 ⑴ 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 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 结构和个体结构,即模型是建立在已有的经济 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⑵ 引进概率论思想作为模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选择随机联立线性方程组作为模型的一般形式; ⑶ 模型的识别、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是主 要的技术问题; ⑷ 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作为检验模型 的主要标准
3.模型设定方法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一般到简单
⒊ 模型设定方法 • 从简单到复杂 • 从一般到简单
4.评价 传统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理论是在宏观计量经 济模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过来又极大地 推动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 对于同样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只要对理论假 设理解不同,仍然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 对CC的主要批判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⒋ 评价 • 传统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理论是在宏观计量经 济模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过来又极大地 推动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 • 对于同样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只要对理论假 设理解不同,仍然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 • 对CC的主要批判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三、影响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设定 的几个因素
三、影响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设定 的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