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积累与运用(25分) 1、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的字端正、规范、清楚写在格子里。(1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5分) (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ong16ng 幽雅。 (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 ling di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 (3)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 se suo (4)除非是为了 xuan yao 下他的新衣服。 (5)你洁白的身影,让 gido cui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班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 告语中,与征集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 C、严禁践踏草坪 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奧运会歌曲征集活 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 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 奥运会主题歌 ①②③
1 科尔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的字端正、规范、清楚写在格子里。(1 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5 分) (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 cōng lóng __________、幽雅。 (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 líng dīng 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 (3)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 sè suō______ __着。 (4)除非是为了 xuàn yào_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5)你洁白的身影,让 qiáo cuì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 分)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班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 小鸟,_____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 告语中,与征集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 C、严禁践踏草坪。 D、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 分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 4 月 15 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 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 5 届,每届评出 10 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 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 2008 年 奥运会主题歌。 ① ② ③
出题人:邓广秀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7、课文默写。(9分) (1)风轻悄悄的, 。(《春》) (2)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 (3)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4)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5)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7)子曰:“其恕乎! 。(《<论语>十则》)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8.“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亲爱的同学,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一本你读过 的好书.(2分) 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 好书推荐卡 作品 作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情节或一首诗歌) 我推荐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3.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尊君在不( ③相委而去。( ④元方入门不顾( 15.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分)
2 出题人:邓广秀 时间: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7、课文默写。(9 分) ⑴风轻悄悄的, 。(《春》) ⑵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 ⑶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⑷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⑸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⑹“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⑺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⑻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8.“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亲爱的同学,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一本你读过 的好书.(2 分) 书目:《繁星·春水》 《西游记》 《伊索寓言》 好书推荐卡 作品 作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情节或一首诗歌) 我推荐的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 8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3.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 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15.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 分)
16.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1分) 17.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1分) 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是什么?这种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意义吗?(2分) 三、现代文阅读 老海棠树(8分)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 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 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 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 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 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 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 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 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 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 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一 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 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 “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 一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 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 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 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 ”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
3 16.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1 分) 17.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1 分) 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是什么?这种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意义吗?(2 分) 三、现代文阅读 老海棠树(8 分)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 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 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 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 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 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 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 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 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 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 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 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 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 “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 ——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 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 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 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 —”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
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 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摘编自史铁生《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 15.读完全文,你觉得奶奶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出两点即可?请简要说出根据。(2分) 16.请概括第③至⑦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2分) (1) ;(2) (3) 17.本文用“老海棠树”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说。(2分) 8、“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以上) (2分) (二)北国的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 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檫 百遍… 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 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A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 酒,色香味俱全。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 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这才草 鸟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 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庹“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是潭,是溪,是 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会…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 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 啸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折了吧。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
4 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 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摘编自 史铁生《老海棠树》,中国盲文出版社) 15.读完全文,你觉得奶奶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出两点即可?请简要说出根据。(2 分) 16.请概括第③至⑦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主要事情。(2 分) (1) ;(2) (3) ;(4) 17.本文用“老海棠树”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说。(2 分) 18、“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 字以上) (2 分) (二)北国的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 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檫 一百遍……” 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 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A 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 酒,色香味俱全。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 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这才草___、花___、鸟___。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 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庹“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是潭,是溪,是 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会……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 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 啸。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折了吧。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
的木头架子,格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巴嘎巴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 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撒匀浄,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猜想想, 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 赖着不走的积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星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湿布 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动词。(3分) 草、花 2、第一段中的“春脖子短”中“脖子”的含义是什么?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分) 3、划线句A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色香味”指什么? (2分) 4、“我”为何怀念北国的春风?(2分) 答 5、写出2句含“春”字的古诗。(1分) (三)母亲·儿子(9分)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 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晩,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 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査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 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 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贴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此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 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 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 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 满仓娘
5 的木头架子,格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巴嘎巴 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 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猜想想, 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 赖着不走的积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星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湿布 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 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动词。(3 分) 草___、 花___、 鸟___、 2、第一段中的“春脖子短”中“脖子”的含义是什么?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 分) 3、划线句 A 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色香味”指什么? (2 分) 4、“我”为何怀念北国的春风?(2 分) 答: 5、写出 2 句含“春”字的古诗。(1 分) (三)母亲·儿子(9 分)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 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 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 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 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贴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此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 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 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 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 满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