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角母 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眉賊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 ①[大言不惭]说大话不知道害羞。 要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姨们睒2了睒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喁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 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 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 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 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 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 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 ①[婆姨]某些地区指妻子:这里指已婚妇女。②[(shan)] 眨巴眼:眼睛很快地开闭。 26第一单元年梦此驶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哪哒呢?”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 我犯愁了:“等我长大,去哪哒寻你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了,我来接你!” 这以后,每逄经过我们这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 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 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我偷偷地瞧见过 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 花。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 合2,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 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拣麦穗的年龄了,懂 得了我说的那些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 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 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 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 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3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 ①[哪哒](方言)哪里。②[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 大笑时)。也说前俯后合、前俯后仰。③[山坳(ao)场]山间平地 拼要 27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跚①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2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 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 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 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 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 卖灶糖的老汉。 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 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 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一没有任何希求,没 有任何企望的。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 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 我丢到哪里去了。 1979年12月 ①[蹒跚( panshan)]颶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② [过腊八]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日,民间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在 米中加入豆、枣、渠、莲子等一起煮的粥)的习俗,叫“过腊八” ③[约摸]大概估计。也作“约莫”④[企望]期望,盼望。 企,踮起脚后跟。 28第一单元量年梦辰此毅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阅读练习·探究 比较《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 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就下列问题表达你的想法。 1.注意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青做,或不能做的 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阿长与(山海经〉》 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 糖的老汉。(《拣麦穗》) 2.三篇作品里,文中的孩子并不知情(或事先并不知情), 文中的大人都照样傲出他们的关切、关爱之举,这说明了什么? 阿长连名字都没有,还有种种缺点和令“我”不满之 处,阿长黄胖而矮,颈上有疤;卖灶糖的老汉也一口大黄 牙,头剃得像半个葫芦,——为什么不把自己感激的人物写 得更漂亮、美好一些呢? 二根据本单元中的两篇鲁迅作品,探究下列问题。 1.两篇作品叙述到人物的言行或有关事件时,作者勾勒 出的人物神貌特点,往往使人哑然失笑。试举例谈谈你的体会。 2.两篇作品几处提到“我”对人物的“敬意”,其中哪 一次“敬意”以严肃的眼光看是不合常理的?你读到这里, 是不是觉得更加有趣? 3.在对阿长的缺点及对先生的某些做法的夙趣描述中 你觉得作者是在嘲笑他们吗?请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练习·探究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