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式提出(遵义会议一一六届六中全会) 遵义会议f1y 阶段特征: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 (1)提出标志: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 题为《论新阶段》的政 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 7
7 2.正式提出(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遵义会议.flv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 题为《论新阶段》的政 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1)提出标志: 阶段特征: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 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
(2)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毛泽东曾经回顾 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 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 认识了中国革命这个客观 世界。” 8
8 毛泽东曾经回顾 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 过胜利、失败,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 认识了中国革命这个客观 世界。” (2)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921一1935年:中国革命两起两落 这是为什么? 大革命胜利一一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一一严重挫折
9 ⚫ 1921—1935年:中国革命两起两落 大革命胜利——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严重挫折。 这是为什么?
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1930年6月至9月) >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 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 田”的主张。肉体上消灭地主,经济上打击富农。 ●在军事斗争问题: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 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实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王明 10
10 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 王明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1930年6月至9月) ➢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 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 田”的主张。肉体上消灭地主,经济上打击富农。 ⚫在军事斗争问题: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 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实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 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 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 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 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 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 策。 11
11 主要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 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 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 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 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 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 策。 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