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gxzw.com welcome @zgxzw com 0351-4182126.4186401 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上海卷) 阅读(80分) 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字数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 提下,文字力求简明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 (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3)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 ,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5)第二,车在桥上 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 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 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7)满足了以 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 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过河的桥。下面要走 船,水涨船高, 桥要造得高,路也要着髙。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 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髙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 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 方向,使桥形成一个 “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 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 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1、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除引用外,还有(2分) 2、第二自然段在层次划分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2)/(3)(4)(5)(6)/(7)/(8) 第1页共11页
www.zgxzw.com welcome@zgxzw.com 0351-4182126, 4186401 第 1 页 共 11 页 1999 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上海卷) 一、阅读(80 分) 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字数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 提下,文字力求简明。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11 分)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 (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3)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 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5)第二,车在桥上 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 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 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7)满足了以 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 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过河的桥。下面要走 船,水涨船高, 桥要造得高, 路也要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 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 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 方向,使桥形成一个 “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 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 一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1、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除引用外,还有 (2 分) 2、第二自然段在层次划分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1)/(2)/(3)(4)(5)(6)/(7)/(8)
welcome @zgxzw com 0351-4182126.4186401 B、(1)/(2)(3)/(4)(5)(6)/(7)(8) C、(1)/(2)(3)/(4)(5)(6)/(7)/(8) D、(1)(2)/(3)(4)(5)(6)(7)/(8) 答 3、第三自然段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虽然但是而且B、如果那么况且C、因为不但而且D:由于不过因此 答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是:(2分) 5、第四自然段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3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19分) 《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 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 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在《琵琶行》 中所描写的 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 咽泉流冰下 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装进,”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 规律的, 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ˉ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 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只浓不淡,则嫌。只淡不浓, 则嫌。(1)虽然不同的艺 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2)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3)或以强烈见长, (4)或以柔和取胜,(5)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 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 第2页共11页
www.zgxzw.com welcome@zgxzw.com 0351-4182126, 4186401 第 2 页 共 11 页 B、 (1)/(2)(3)/(4)(5)(6)/(7)(8) C、(1)/(2)(3)/(4)(5)(6)/(7)/(8) D、(1)(2)/(3)(4)(5)(6)(7)/(8) 答: 3、第三自然段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虽然 但是 而且 B、如果 那么 况且 C、因为 不但 而且 D:由于 不过 因此 答: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是: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是: (2 分) 5、第四自然段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3 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6—12 题(19 分) 《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 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 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 在《琵琶行》 中所描写的 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 ”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 咽泉流冰下 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装进, ”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 规律的, 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 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 。只浓不淡,则嫌 。只淡不浓, 则嫌 。(1)虽然不同的艺 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2)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3)或以强烈见长, (4)或以柔和取胜,(5)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 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 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
elcome azy 0351-4182126.4186401 拉得像弓弦一投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 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 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 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 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 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 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 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 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闻笔浪墨”大笔勾 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 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 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 的创作过程。古人说, 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 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 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 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 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 好处的。 6.在第二自然段的空格中分别填上作者的姓名和诗句(3分) 《琵琶行》的作者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 银瓶乍破水浆迸 7.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员合适的词语是(2分) A.繁缛空松单薄B.单薄繁缛空松 第3页共11页
www.zgxzw.com welcome@zgxzw.com 0351-4182126, 4186401 第 3 页 共 11 页 拉得像弓弦一投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 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 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 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 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 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 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 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 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闻笔浪墨”大笔勾 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 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 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 的创作过程。古人说, 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 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 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 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 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 好处的。 6.在第二自然段的空格中分别填上作者的姓名和诗句(3 分) 《琵琶行》的作者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 银瓶乍破水浆迸 7.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员合适的词语是(2 分) A.繁缛 空松 单薄 B.单薄 繁缛 空松
welcome @zgxzw com 0351-4182126.4186401 C.空松繁缛单薄D.空松单薄繁缛 8.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2)(3)(4)(5)B、(1)(2)(3)/(4)(5) C.(1)(2)/(3)(4)(5)D.(1)(2)(3)(4)/(5) 9.第四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这是为了论证 的观点。(4分) 10.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 喻 “绿叶”比喻(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 11.全文从文艺作品的和文学艺术家的两个角度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规律。(2分) 文最恰当的题目是(3分) A.起与伏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D、辩证法与文学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20分)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 流,合成一段有力的洪 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 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 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 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 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 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 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 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 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 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 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 第4页共11页
www.zgxzw.com welcome@zgxzw.com 0351-4182126, 4186401 第 4 页 共 11 页 C.空松 繁缛 单薄 D.空松 单薄 繁缛 8.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1)/(2)(3)(4)(5) B、(1)(2)(3)/(4)(5) C. (1)(2)/(3)(4)(5) D. (1)(2)(3)(4)/(5) 9.第四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这是为了论证 的观点。(4 分) 10.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 喻 “绿叶”比喻 (用文中词语回答)(3 分) 11.全文从文艺作品的 和文学艺术家的 两个角度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规律。(2 分) 12.文最恰当的题目是(3 分) A.起与伏 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 D、辩证法与文学 三)阅读下文,完成 13—19 题(20 分)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 流,合成一段有力的洪 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 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 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 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 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 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 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 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 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 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 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
0351-4182126.4186401 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 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 形成一道江流,再冲例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 土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 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南中吟唱,在 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 终使他穿技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 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 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 浓阴,来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 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 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 严的伸出臀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 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 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喝,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 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 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 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 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 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 成材,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 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 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委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 第5页共11页
www.zgxzw.com welcome@zgxzw.com 0351-4182126, 4186401 第 5 页 共 11 页 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 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 形成一道江流,再冲例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 土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 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南中吟唱,在 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 终使他穿技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 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 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 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 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 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 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 严的伸出臀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 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 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喝,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 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 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 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 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 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 成材,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 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 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委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