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② 供水厂 水、废水流 海洋 →水文交换 潜在的回用水源 )圈内为水的社会循环,圈外为自然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A.降水、蒸发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蒸发、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海洋水 96,53% 川水 3.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 B. bC. cd.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降水、蒸发 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蒸发、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C.cD.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 5~6 题
123456789111 图3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7~8题。 公餐论餐讼 居民点 植被 口水文站 c河流 流域界线 ① 时间 (b) 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I、Ⅱ、ⅢB.Ⅱ、I、ⅢC.Ⅲ、Ⅱ、ID.I、Ⅲ、Ⅱ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 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图 3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棉花纺织 B.甘蔗制糖 C.葡萄酿酒 D.大豆加工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 7~8 题。 (a) (b) 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 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9~10 题
溪池概况 流域面积:2900km2 水城面积:300km2 湖容水量:156亿m 入润径流:9.7亿 9.“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大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10.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下图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9.“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大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10.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下图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图例 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 1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 读图,回答15题 C ② 15.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蒸发 B.人类活动对①②③④中的①产生的影响最大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②的作用密切相关 D.①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6789101112(月) 16.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17.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该“水 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18~19题
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 1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 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 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 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 读图,回答 15 题。 15.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蒸发 B.人类活动对①②③④中的①产生的影响最大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②的作用密切相关 D.①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7.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该“水 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 18~19 题
累加数)366(天数 H水位米 42元品620 1l12(月份 1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 19.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向右移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 0.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 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 1.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资料一见下图 l02°E 104°E 古日乃湖 思丹吉林 + 首 38°N y:二:格里沙漠 ⑦古湖盆地团山地地下水流向E荒漠平原 四河流断层口沙漠 面温泉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1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19.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 M、N 点将() A.M、N 同时向右移 B.M 左移,N 右移 C.M、N 同时左移 D.M 右移,N 左移 20.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 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 21.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资料一 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