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其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 (1)通用型单片机就是其内部可开发的资源(如存储器、 1/0等各种外围功能部件等)可以全部提供给用户。 用户根据需要,设计一个以通用单片机芯片为核心,再配 以外围接口电路及其它外围设备,并编写相应的软件来满 足各种不同需要的测控系统。通常所说的和本书介绍的是 指通用型单片机。 (2)专用型单片机是专门针对某些产品的特定用途而制作 的单片机
7 按照其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 (1)通用型单片机就是其内部可开发的资源(如存储器、 I/O等各种外围功能部件等)可以全部提供给用户。 用户根据需要,设计一个以通用单片机芯片为核心,再配 以外围接口电路及其它外围设备,并编写相应的软件来满 足各种不同需要的测控系统。通常所说的和本书介绍的是 指通用型单片机。 (2)专用型单片机是专门针对某些产品的特定用途而制作 的单片机
例如,各种家用电器中的控制器等。由于用于特定用途,单 片机芯片制造商常与产品厂家合作,设计和生产“专用” 的单片机芯片。 由于在设计中,已经对“专用”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最简化、 可靠性和成本的最佳化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综合考虑,所 以“专用”单片机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优势。 无论“专用”单片机在用途上有多么“专”,其基本结构和 工作原理都是以通用单片机为基础的
8 例如,各种家用电器中的控制器等。由于用于特定用途,单 片机芯片制造商常与产品厂家合作,设计和生产“专用” 的单片机芯片。 由于在设计中,已经对“专用”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最简化、 可靠性和成本的最佳化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综合考虑,所 以“专用”单片机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优势。 无论“专用”单片机在用途上有多么“专”,其基本结构和 工作原理都是以通用单片机为基础的。 8
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按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主要分为:4位单片机、8位单 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 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 制,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1974年12 月,仙童公司推出了8位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 CPU、64BRAM和2个并行口。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6年 Intel的M0S-48单片机(8位)极大地促进了单片机的变革
9 1.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按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主要分为:4位单片机、8位单 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 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 制,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1974年12 月,仙童公司推出了8位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 CPU、64B RAM和2个并行口。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1976年 Intel的MCS-48单片机(8位)极大地促进了单片机的变革 9
和发展,1977年G公司推出了Pc1650,但这个阶段仍处于 低性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1978年, zilg公司推出28单片机,1980年,Inte公司在M0S-48系 列基础上推出Mcs-51系列, Motorola推出6801单片机。 使单片机的性能及应用跃上新的台阶。 此后,各公司的8位单片机迅速发展。推出的单片机普遍带 有串行M0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 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 有AD转换器。由于这类单片机的性能价格比高,所以被 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最多的单片机
10 和发展,1977年GI公司推出了PIC1650,但这个阶段仍处于 低性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1978年, Zilog公司推出Z8单片机,1980年,Intel公司在MCS-48系 列基础上推出MCS-51系列,Mortorola推出6801单片机。 使单片机的性能及应用跃上新的台阶。 此后,各公司的8位单片机迅速发展。推出的单片机普遍带 有串行I/O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 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 有A/D转换器。由于这类单片机的性能价格比高,所以被 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最多的单片机。 10
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 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20世纪90年代单片机制造业大发展时期, Mortoro a、 Intel ATMEL、德州仪器(T)、三菱、日立、飞利浦、LG等公 司开发一大批性能优越的单片机,极大推动单片机的应用 近年,又有不少新型的高集成度的单片机产品涌现出来, 出现了产品丰富多彩的局面。目前,除8位单片机得到广 泛应用外,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也得到广大用户青睐
11 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 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20世纪90年代单片机制造业大发展时期,Mortorola、Intel、 ATMEL、德州仪器(TI)、三菱、日立、飞利浦、LG等公 司开发一大批性能优越的单片机,极大推动单片机的应用。 近年,又有不少新型的高集成度的单片机产品涌现出来, 出现了产品丰富多彩的局面。目前,除8位单片机得到广 泛应用外,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也得到广大用户青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