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污染 第一节水污染 水污染可定义为: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 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恶化,从而破坏了水体的正常功 能,称为水污染。 为了研究水体被污染的情况,必须先了解未受污染水体的水质状 况,以及天然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和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是指海洋、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冰川、地下水等地表与 地下贮水体的总称。水体包括水和水中各种物质、水生生物及底质。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可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可分为地表水体和地 下水体。本章研究的主要是陆地水体,而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
第二章 环境污染 第一节 水污染 水污染可定义为: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 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恶化,从而破坏了水体的正常功 能,称为水污染。 为了研究水体被污染的情况,必须先了解未受污染水体的水质状 况,以及天然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 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和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是指海洋、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冰川、地下水等地表与 地下贮水体的总称。水体包括水和水中各种物质、水生生物及底质。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可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可分为地表水体和地 下水体。本章研究的主要是陆地水体,而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
(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在自然界,不存在化学概念上的纯水。天然水是在特定的自然 条件下形成的、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组成成分极 其复杂的综合体。这些物质可以是固态的、液态的或者是气态的, 它们大多以分子态、离子态或胶体微粒态存在于水中。 天然水中含有地壳中的大部分元素,但其含量变化范围很大。 水中溶解性固体主要有C1-、S42-、HCO3-、CO32-、Na+、K+、 Ca2+、Mg2+地质条件限制,其优势离子变化很大 天然水中除含有八种主要离子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就天然水 而 般系指含量小于10ng/L的元素。主要有Br、I、Cu、Co、 Ni、F、Fe等。 溶解于天然水中的气体主要是0,和CO2,还有少量的N2、H2S和 溶解性气体能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以及水中物质的溶 解、化合等化学和生化行为
(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在自然界,不存在化学概念上的纯水。天然水是在特定的自然 条件下形成的、含有许多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组成成分极 其复杂的综合体。这些物质可以是固态的、液态的或者是气态的, 它们大多以分子态、离子态或胶体微粒态存在于水中。 天然水中含有地壳中的大部分元素,但其含量变化范围很大。 水中溶解性固体主要有Cl-、SO4 2-、HCO3 -、CO3 2-、Na+ 、K+ 、 Ca2+ 、Mg2+ 地质条件限制,其优势离子变化很大。 天然水中除含有八种主要离子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就天然水 而言,一般系指含量小于10mg/L的元素。主要有Br、I、Cu、Co、 Ni、F、Fe等。 溶解于天然水中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还有少量的N2、H2 S和 CH4。溶解性气体能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以及水中物质的溶 解、化合等化学和生化行为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决定于它的形成环境,也就是说一方面决定于与 水接触的物质的成分和溶解度;另一方面决定于这一作用进行的条 件,即化学及物理化学作用,包括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相 气相间离子平衡,固-液两相之间离子交换,有机物的矿质化,生 物化学作用等。通过上述各种作用,使天然水富集或析出各种离子 和分子 天然水物质组成的过程在大气圈中就开始了,但改变其组成的最主 要过程是降落到地表之后开始的 影响天然水组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因素主要有 岩石、土壤和生物有机体,这些因素可使水增加或减少某些离子和 分子。例如,流经石灰岩地区的天然水中富含Ca2和HCO2;当水透 过土壤时溶解氧的含量减少,而CO的含量增多;生物排泄物和残体 增加了水中的某些组分含量,生物呼吸作用影响着水中气体的含量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决定于它的形成环境,也就是说一方面决定于与 水接触的物质的成分和溶解度;另一方面决定于这一作用进行的条 件,即化学及物理化学作用,包括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相- 气相间离子平衡,固-液两相之间离子交换,有机物的矿质化,生 物化学作用等。通过上述各种作用,使天然水富集或析出各种离子 和分子。 天然水物质组成的过程在大气圈中就开始了,但改变其组成的最主 要过程是降落到地表之后开始的。 影响天然水组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因素主要有 岩石、土壤和生物有机体,这些因素可使水增加或减少某些离子和 分子。例如,流经石灰岩地区的天然水中富含Ca2+和HCO3 -;当水透 过土壤时溶解氧的含量减少,而CO2的含量增多;生物排泄物和残体 增加了水中的某些组分含量,生物呼吸作用影响着水中气体的含量
影响天然水组成的间接因素主要有气候和水文特征。气候是一切水 化学作用进行的背景,同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地理分异 起着总控制作用。 河流、湖泊、海水、地下水的水文动态补给及交替条件的不同,使 水的组成有很大差异。例如,河水流速快,与河床接触时间短,河 水中离子含量一般较低;地下水流速缓慢,与周围岩石接触时间长 ,水中溶解物的含量比地表水高,但气体组成相对减少;而湖水的 化学组成比河水与地下水更为复杂。 (二)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各类天然水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 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 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如果污染物质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 造成水体污染
影响天然水组成的间接因素主要有气候和水文特征。气候是一切水 化学作用进行的背景,同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地理分异 起着总控制作用。 河流、湖泊、海水、地下水的水文动态补给及交替条件的不同,使 水的组成有很大差异。例如,河水流速快,与河床接触时间短,河 水中离子含量一般较低;地下水流速缓慢,与周围岩石接触时间长 ,水中溶解物的含量比地表水高,但气体组成相对减少;而湖水的 化学组成比河水与地下水更为复杂。 (二)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各类天然水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 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 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如果污染物质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 造成水体污染
水体的自净作用按其净化机制可分为三类: 1)物理净化:天然水体的稀释、扩散、沉淀和挥发等作用,使 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 (2)化学净化:天然水体的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作用,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 (3)生物净化:天然水体中的生物活动过程,使污染物质的浓度 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水体的自净作用按其净化机制可分为三类: (1)物理净化:天然水体的稀释、扩散、沉淀和挥发等作用,使 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 (2)化学净化:天然水体的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作用,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 (3)生物净化:天然水体中的生物活动过程,使污染物质的浓度 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