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词 小写作中的大意味
南唐二主词 小写作中的大意味
吴梅《词学通论》云: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 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 歌”侑(yòu)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 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 六朝,皆仍其节奏。于是诗与乐分矣。自魏武借乐府以写 时事,《薤露歌》、《蒿里行》,皆为董卓之乱而作,与 原义不同。陈思王植作《鞞()舞新歌》五章,谓古曲 谬误至多,异代之文,不必相袭,爱依前曲,别作新歌。 此说一开,后人乃有依乐府之题,而直抒胸臆者。于是乐 府之真又失矣。两晋以下,诸家所作,不尽仿古,一时君 臣,尤喜别翻新调,而民间哀乐缠绵之情,托诸长谣短咏 以自见者,亦往往而有。如东晋无名氏作《女儿子》、《 休洗红》二曲,梁武帝之《江南弄》,沈约之《六忆诗》 其字句音节,率有定格,此即词之滥觞矣。盖诗亡而乐 府兴,乐府亡而词作,变迁递接,皆出自然也
• 吴梅《词学通论》云: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 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 歌”侑(yòu)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 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 六朝,皆仍其节奏。于是诗与乐分矣。自魏武借乐府以写 时事,《薤露歌》、《蒿里行》,皆为董卓之乱而作,与 原义不同。陈思王植作《鞞(pí)舞新歌》五章,谓古曲 谬误至多,异代之文,不必相袭,爰依前曲,别作新歌。 此说一开,后人乃有依乐府之题,而直抒胸臆者。于是乐 府之真又失矣。两晋以下,诸家所作,不尽仿古,一时君 臣,尤喜别翻新调,而民间哀乐缠绵之情,托诸长谣短咏 以自见者,亦往往而有。如东晋无名氏作《女儿子》、《 休洗红》二曲,梁武帝之《江南弄》,沈约之《六忆诗》 ,其字句音节,率有定格,此即词之滥觞矣。盖诗亡而乐 府兴,乐府亡而词作,变迁递接,皆出自然也
陈廷焯(1853-1892) 《白雨斋词话》:“诗词一理。然 不工词者可以工诗,不工诗者,断不能工词也。故学词贵 在能诗之后,若于诗未有立足处,遽欲学词,吾未见有合 焉。” 王国维《人间词话》 (删稿)第十二则云:“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庄、词媚、曲谐
• 陈廷焯(1853-1892)《白雨斋词话》: “诗词一理。然 不工词者可以工诗,不工诗者,断不能工词也。故学词贵 在能诗之后,若于诗未有立足处,遽欲学词,吾未见有合 焉。 ” •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第十二则云: “词之为体, 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 诗庄、词媚、曲谐
·李璟(916一961)
• 李璟(916-961)
李璟《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 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 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叶嘉莹《灵谿说词》: 丁香细结引愁长,光景流连自可伤。 纵使花间饶旖旎,也应风发属南唐
李璟《浣溪沙》 •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 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 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叶嘉莹《灵谿说词》: 丁香细结引愁长,光景流连自可伤。 纵使花间饶旖旎,也应风发属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