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 [框题精要 本框内容主要讲述政府应如何行使权力,通过学习要明确政府依法行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性,重要性具体要,确改必须情使权,持料学,民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含 答案) 1.什么是依法行政?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 律规定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 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 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3.政府依法行政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依法行政是对党委和政府的要求。(×) 辨析: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是对政府的要求。 2.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学用结合·提知能 正确理解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 ①只有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②依法治国为依法行政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不奉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就不 可能有依法行政,没有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依法行政也难以推行 (2)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含 答案) 1.什么是依法行政?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 律规定。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 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 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3.政府依法行政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依法行政是对党委和政府的要求。(×) 辨析: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是对政府的要求。 2.依法行政要求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正确理解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 ①只有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②依法治国为依法行政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不奉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就不 可能有依法行政,没有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依法行政也难以推行。 (2)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 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特别提醒 1.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其他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群众团体和社会 组织等都不是依法行政的主体 2.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并非要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 并非要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一定要“到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 典例应用 (江苏高考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 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 了行政诉讼受理范围。该修改() ①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 ②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行使 ③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 ④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职能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I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这就进 步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行使,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该修改是 针对政膺部门的,与拓宽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新修改的《行政诉讼 法》并没有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④错误。 答案]C 目题(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以本为本抓基础 1.政府应怎样决策?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2.政府怎样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1)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 中民智。 (3)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 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特别提醒] 1.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其他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群众团体和社会 组织等都不是依法行政的主体。 2.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并非要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 并非要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一定要“到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 [典例应用] (江苏高考)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 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 了行政诉讼受理范围。该修改( ) ①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 ②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行使 ③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 ④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职能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这就进一 步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行使,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该修改是 针对政府部门的,与拓宽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新修改的《行政诉讼 法》并没有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④错误。 [答案] C 目题(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1.政府应怎样决策?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2.政府怎样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1)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 中民智。 (3)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政府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X) 辨析:政府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2.民主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内容上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X) 辨析:民主决策要求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 中民智 ■学用结合·提知能 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必要性 (1)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计民生。 (2)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3)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行政的前提 和基础,是依法行政取得积极效果的基本保证。 典例应用 2015年4月7日,辽宁省政府法制办就《辽宁省渔业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 各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征求意见稿”。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政府审慎行使权力②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③公民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决 策④公民对国家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I解析信访制度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③错误;公民没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权,④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①②正确,当选。 谷案] [融会贯通 如何区分三种行政决策方式 (1)依法决策就是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与要求,不得与法律不一致,更不得与法律相 抵触;同时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2)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内容符合规律,符合中国的实际,具有切实可行性,就是要求决策 的内容符合公平与效率。 3)民主决策,就是要求在程序上广泛征求意见,在内容上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 框题跟踪检测] 每框一练——考点一一落实,新知节节过关 、基础·对点练 知识点一政府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
1.政府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辨析:政府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2.民主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内容上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 辨析:民主决策要求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 中民智。 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必要性 (1)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计民生。 (2)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3)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行政的前提 和基础,是依法行政取得积极效果的基本保证。 [典例应用] 2015 年 4 月 7 日,辽宁省政府法制办就《辽宁省渔业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 各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征求意见稿”。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政府审慎行使权力 ②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公民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决 策 ④公民对国家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信访制度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③错误;公民没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权,④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①②正确,当选。 [答案] A [融会贯通] 如何区分三种行政决策方式 (1)依法决策就是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与要求,不得与法律不一致,更不得与法律相 抵触;同时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2)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内容符合规律,符合中国的实际,具有切实可行性,就是要求决策 的内容符合公平与效率。 (3)民主决策,就是要求在程序上广泛征求意见,在内容上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一 政府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
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作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企业 A.①② B.①⑥ ②④ ③④ 解析:选C①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不选;③的主体是 人大常委会,属于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不选;②④符合题意,选C 2.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C.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 D.加强执法监督,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解析:选C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 力,选C。A错误,政府是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B镨误,政府不具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错误,执法监督是人大的职权。 3.近年来,某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年活动,为实现全市保增长、促和谱的工作目标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依法行政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杜绝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①②的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 定。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溢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 社会尊重法徫、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选C;②错误,“杜绝 腐败行为”说法过于绝对化。 知识点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4.某市拟在出租车里安装监控设备,通过官方微博展开网络调查。近七成网友认为此 举合理,两成网友认为涉嫌侵犯隐私,一成网友感觉没必要。在得悉数据结果后,市交委 相关负责人通过媒体表态说,“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说了算”这一表态的合理性在于() A.坚持民主集中制,弱化管理职能
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作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C ①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不选;③的主体是 人大常委会,属于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不选;②④符合题意,选 C。 2.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 A.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C.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 D.加强执法监督,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解析:选 C 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 力,选 C。A 错误,政府是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B 错误,政府不具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 错误,执法监督是人大的职权。 3.近年来,某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年活动,为实现全市保增长、促和谐的工作目标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依法行政有利于( )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杜绝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 C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 定。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 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选 C;②错误,“杜绝 腐败行为”说法过于绝对化。 知识点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4.某市拟在出租车里安装监控设备,通过官方微博展开网络调查。近七成网友认为此 举合理,两成网友认为涉嫌侵犯隐私,一成网友感觉没必要。在得悉数据结果后,市交委 相关负责人通过媒体表态说,“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说了算”这一表态的合理性在于(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弱化管理职能
B.坚持群众路线,促进决策民主化 C.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公民一切诉求 D.顺应民意,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解析:选B“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说了算”的做法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位,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坚持群众路绲的表现,选BA错误,我们发挥 人民群众的作用,不代表削弱政府的管理职能;C错误,我们满足人民的合理要求,不是 公民的所有要求;D错误,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而是遁过人大代表间接管理国家 事务。 5.2016年3月,某市市长专门邀请相关经济专家就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建设进行座谈,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我国 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④我国政府赋予相关专家决策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⑧④ 解析:选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村料中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做法反映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的 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选C。①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相关专家仅仅是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 6.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 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解析:选A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本题考查的是政府,B不适合题意;全国 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C不适合题意;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大代表行使 国家权力,D是错误的;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做到了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A适合题意。 迁移·综合练 7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新一批简政放权措施,进一步促进转变政府职 能、建设现代政府。而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要义,是要切实做好“放管”结合,““放’是 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这就要求政府( ①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②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执政为民③减少社会管理
B.坚持群众路线,促进决策民主化 C.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公民一切诉求 D.顺应民意,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解析:选 B “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说了算”的做法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位,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表现,选 B。A 错误,我们发挥 人民群众的作用,不代表削弱政府的管理职能;C 错误,我们满足人民的合理要求,不是 公民的所有要求;D 错误,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而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管理国家 事务。 5.2016 年 3 月,某市市长专门邀请相关经济专家就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建设进行座谈,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我国 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④我国政府赋予相关专家决策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C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材料中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做法反映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的 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选 C。①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相关专家仅仅是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 6.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 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解析:选 A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本题考查的是政府,B 不适合题意;全国 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C 不适合题意;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大代表行使 国家权力,D 是错误的;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做到了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A 适合题意。 7.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新一批简政放权措施,进一步促进转变政府职 能、建设现代政府。而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要义,是要切实做好“放管”结合,“‘放’是 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这就要求政府( ) ①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②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执政为民 ③减少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