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系统 4、定义的补充内容 (1)会计对象 (2)会计主体 5、会计的定义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 1、四项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币值稳定不变) 2、会计基本假设的新发展(了解内容,目的是拓宽知识面) 第四节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1、会计目标 (1)会计信息使用者 (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3)会计如何提供信息 (4)会计目标的提出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与可靠性 3、会计职能 (1)反映经济活动 (2)控制经济活动 (3)评价经营业绩 (4)参与经济决策 (5)预测经营前景 4、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关系 第五节会计要素 1、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的种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一费用=利润 第六节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 1、会计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财务报告 2、会计核算方法
(3)系统 4、定义的补充内容 (1)会计对象 (2)会计主体 5、会计的定义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 1、四项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币值稳定不变) 2、会计基本假设的新发展(了解内容,目的是拓宽知识面) 第四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1、会计目标 (1)会计信息使用者 (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3)会计如何提供信息 (4)会计目标的提出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与可靠性 3、会计职能 (1)反映经济活动 (2)控制经济活动 (3)评价经营业绩 (4)参与经济决策 (5)预测经营前景 4、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的关系 第五节 会计要素 1、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的种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第六节 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 1、会计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财务报告 2、会计核算方法
第七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 (2)及时性 (3)明晰性 3.会计确认、计量要求 (1)权责发生制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4、修正性要求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五、考试范围与题型 (一)考试范围 基本概念 会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会计原则。 2.基本理论 会计原则的应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和简述题
第七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总体性要求 (l)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 (2)及时性 (3)明晰性 3.会计确认、计量要求 (1)权责发生制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4、修正性要求 (l)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五、考试范围与题型 (一)考试范围 1.基本概念 会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会计原则。 2.基本理论 会计原则的应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和简述题
第二章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了解现代会计两大领域形成的历史背景。 要求:掌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同源分流),并能应用现 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的共生互动关系分析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因 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如何“同源分流”,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难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发展的共生互动性 1.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性 (1)企业制度的发展轨迹 (2)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性关系 2、现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 (1)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会计学科发展 (2)会计学科发展推动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 (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会计学科的深刻影响 (2)财务会计概念 (3)管理会计概念 2、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第二章 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了解现代会计两大领域形成的历史背景。 要求:掌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同源分流),并能应用现 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的共生互动关系分析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因 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如何“同源分流”,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难点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发展的共生互动性 1.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性 (1)企业制度的发展轨迹 (2)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性关系 2、现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 (1)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会计学科发展 (2)会计学科发展推动现代企业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 (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会计学科的深刻影响 (2)财务会计概念 (3)管理会计概念 2、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3、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 (1)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 (2)成本会计是连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桥梁 4、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 (1)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与审计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会计的外部社会化职能 3)内部审计与会计的内部企业化职能 五、考试范围与题型 (一)考试范围 基本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2.基本理论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述题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3、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 (1)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 (2)成本会计是连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桥梁 4、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 的延伸: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 (1)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 与审计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会计的外部社会化职能 (3)内部审计与会计的内部企业化职能 五、考试范围与题型 (一)考试范围 1.基本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2.基本理论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述题
第三章复式簿记系统:账户与复式记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ε在了解会计的定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对象及会计六个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计恒等式、账户的结构、账 户体系、复式记账方法、过账与试算平衡以及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 记 要求:掌握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账户的 基本结构;掌握借贷记账法、过账程序以及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总分类 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要点。从本章开始对复式簿记系统进行系统的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会计等式,账户的结构,账户体系,复式记账方法,过账与试算平衡以及总分 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二)教学难点 会计等式,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为主,自学、讨论和作业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2、收入一费用=利润 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二节账户 1、账户设置的原则 2、账户结构 1)资产 (2)负债
第三章 复式簿记系统: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在了解会计的定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对象及会计六个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计恒等式、账户的结构、账 户体系、复式记账方法、过账与试算平衡以及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 记。 要求:掌握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类账户的 基本结构;掌握借贷记账法、过账程序以及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总分类 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要点。从本章开始对复式簿记系统进行系统的学 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会计等式,账户的结构,账户体系,复式记账方法,过账与试算平衡以及总分 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二)教学难点 会计等式,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为主,自学、讨论和作业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二节 账户 1、账户设置的原则 2、账户结构 (1)资产 (2)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