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峰二中07-08学年度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学习目标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肘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青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可是贪玩,真是“好读书却不好读书”。到了老年, 情况相反,“好读书却不好读书”啊 2、请将下面成语的后半句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①天下兴亡 ②万事俱备 H日 ⑤天网恢恢 由以子之矛 按要求默写。(12分 ①《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句子是 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 古名句是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 由《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 ⑤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 两句,为我
1 鹏峰二中 07-08 学年度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学习目标检测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青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可是贪玩,真是“好.读书却不好.读书”。到了老年, 情况相反,“好.读书却不好.读书”啊。 ○1 ___○2 _____○3 _____○4 _____ 2、请将下面成语的后半句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2 分) ○1 天下兴亡 ○2 万事俱备 ○3 天网恢恢 ○4 以子之矛 3、按要求默写。(12 分) ○1 《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 古名句是 , 。 ○3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4 《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 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 , ”两句,为我
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古诗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二句并写出作者(4分) 作者 作者 5、诗歌的朗诵要注意节奏,请根据你的理解,用“/”给下列这节诗划分节奏。(3分)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6、写出下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2分) 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7、你最喜欢的,可以当作座右铭的一句名言是 你喜欢它的原因是 (3分) 8、依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2分) 例句: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买到智慧。 (1)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能买到 (2)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买到 二、阅读题(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5题。(17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 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 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 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 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 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 “枹鼓不鸣董少平
2 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古诗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二句并写出作者(4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 5、诗歌的朗诵要注意节奏,请根据你的理解,用“/”给下列这节诗划分节奏。(3 分) 小 时 候 乡 愁 是 一 枚 小 小 的 邮 票 我 在 这 头 母 亲 在 那 头 6、写出下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2 分) 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最喜欢的,可以当作座右铭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8、依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2 分) 例句: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买到智慧。 (1)钱可以买到__________,但不一定能买到__________________。 (2)钱可以买到__________,但不一定买到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6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5 题。(17 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 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 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 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 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 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 “枹鼓不鸣董少平
强项令》选自,作者,南朝宋史学家。(1分)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而以奴骖乘() ②欲箠杀之() ◎即以头击楹() ⊕枹鼓不鸣董少平() 11、解释加点词。(2分) ①后特征为洛阳令( ②使宣叩头谢主() 宣悉以班诸吏( 由宣两手据地( 12、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2分) )即以头击楹 ()强使顿之 )赐钱三十万 )将何以理天下乎?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14、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 样精神?(3分) 15、“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 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1题。(15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 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 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 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挖掘时, 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 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 来帮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 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
3 9、《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1 分)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1 而以奴骖乘.( ) ○2 欲箠.杀之( ) ○3 即以头击楹.( ) ○4 枹.鼓不鸣董少平( ) 11、解释加点词。(2 分) ○1 后特征.为洛阳令( ) ○2 使宣叩头谢.主( ) ○3 宣悉以班.诸吏( ) ○4 宣两手据.地( ) 12、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2 分) (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 1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将何以理天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 样精神?(3 分) 15、“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 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6—21 题。(15 分) 1989 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 4 分钟的时间里,使 30 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 7 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 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 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 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挖掘时, 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 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 来帮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 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
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 助我?”人们都有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 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 迹。到第36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我,是爸 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 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 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有活着,我们都有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 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过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 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 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6、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地震中父亲怀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抢救儿子 B、本文采用对比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父亲的爱子之心 C、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说明等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D、本文在记叙上采用了顺叙的方式,显得情节紧凑,动人心魂。 17、指出下列各句人物描写的方法(4分) ①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③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④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18、文中写“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 挖到第36个小时”?(2分) 19、“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出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 助我?”这些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答
4 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 助我?”人们都有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 8 个小时,12 个小时,24 个小时, 36 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 迹。到第 36 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我,是爸 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 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 着?”“我们这里有 14 个同学,都有活着,我们都有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 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 14 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过来帮忙。50 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 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 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6、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地震中父亲怀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抢救儿子 B、本文采用对比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父亲的爱子之心 C、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说明等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D、本文在记叙上采用了顺叙的方式,显得情节紧凑,动人心魂。 17、指出下列各句人物描写的方法(4 分) ①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 ③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 ④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18、文中写“他挖了 8 个小时,12 个小时,24 个小时、36 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 挖到第 36 个小时”?(2 分) 答: 19、“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出现“谁愿意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 助我?”这些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什么样的感情?(2 分) 答:
20、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2分) 21、当经过近36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7岁的儿子出 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 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么关系。(2分) (三)阅读《太阳路》后,完成22-29题。(28分)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 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 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 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 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住在什么地方呀?” “住在金山上的吧。”奶奶说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 人种下你们喜欢的种子,以后什么就全都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奶奶退休了就在家耕务这块园地,她 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土,施了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 葵籽,我将十风格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 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吃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 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记标棍儿,有趣极了。 那苗儿长得生快,记标儿竞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 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5 20、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2 分) 21、当经过近 36 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 7 岁的儿子出 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 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么关系。(2 分) 答: (三)阅读《太阳路》后,完成 22-29 题。(28 分)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 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 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 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 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住在什么地方呀?” “住在金山上的吧。”奶奶说。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 人种下你们喜欢的种子,以后什么就全都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奶奶退休了就在家耕务这块园地,她 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土,施了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 葵籽,我将十风格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 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吃嘴的猫儿。10 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 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 5 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记标棍儿,有趣极了。 那苗儿长得生快,记标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 6 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