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散文两篇 《霞》《我的家在哪里?》 Q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 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 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 之情。1911l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 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 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 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 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 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 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 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 会名誉理事等职。 【课文初探】 1.《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构思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样做有什么好 处? 2.《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从“梦”写起呢? 3.“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作者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请简要分析。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云翳(yi)璀璨(can)惆怅(chou)一曝十寒(bao) B.作揖(y)褂子(gua)回溯(s)刚愎自用(bi) C.炽热(zhi)麻痹(bi)夙昔(su)瞠目结舌(tang) D.蕴蓄(yun)煦暖(xu)裨益(p)面面相觑(q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解决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乃至学制之间的 最佳组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10.散文两篇: 《霞》 《我的家在哪里?》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 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 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 之情。1911 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 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 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 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 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 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 等。1923 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 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 年回 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 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 会名誉理事等职。 【课文初探】 1.《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构思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样做有什么好 处? 2.《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从“梦”写起呢? 3.“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作者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请简要分析。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云翳(yì)璀璨(càn) 惆怅(chóu) 一曝十寒(bào) B.作揖(yī) 褂子(guà) 回溯(sù) 刚愎自用(bì) C.炽热(zhì) 麻痹(bì) 夙昔(sù) 瞠目结舌(tāng) D.蕴蓄(yùn) 煦暖(xù) 裨益(pí) 面面相觑(q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解决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乃至学制之间的 最佳组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B.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写了悼念他的文章。人们都觉得这位文 学巨臂平易近人,亲切热情 C.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意外伤亡事件中,中国朝觐者5 人罹难,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D.就在亚洲各国病房尝到经济增长甜头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漫 延,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3.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②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③当一个人张开他的天才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消失在未知之乡的 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④相持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A.排比比喻拟人对偶 B.对偶比喻拟物排比 C.排比比喻比拟对偶 D.对偶比喻拟人排比 【疑难探究】 1.《霞》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下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紧扣标题,以“霞”开笔,体现作者凝练的风格。 B.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C.抒发了作者从小爱霞的感情,强调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她的“小伙伴” 开篇强调霞是作者的“老朋友”,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补充说明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B.从抒情到析理的过渡。C.点明全文的中心。 D.强调“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体现了作者“文必已出,哀而不伤”(达夫 语)的风格 3.在“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进重叠着”一句中,“生命的天边”指的 是() A.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的时候。 B.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时候。 C.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快乐的时候 D.晚年,垂暮之年。 4.文章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引自 朝诗 人 写的《乐游原》,《乐游原》是一首五言绝句,它的前 两句是:“向晚 5.结合全文的主旨,将“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一句的深刻 含义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限20字以内)
B.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写了悼念他的文章。人们都觉得这位文 学巨臂平易近人,亲切热情。 C.2 月 1 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意外伤亡事件中,中国朝觐者 5 人罹难,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D.就在亚洲各国病房尝到经济增长甜头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漫 延,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3.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②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③当一个人张开他的天才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消失在未知之乡的 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④相持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A.排比 比喻 拟人 对偶 B.对偶 比喻 拟物 排比 C.排比 比喻 比拟 对偶 D.对偶 比喻 拟人 排比 【疑难探究】 1.《霞》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下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紧扣标题,以“霞”开笔,体现作者凝练的风格。 B.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C.抒发了作者从小爱霞的感情,强调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她的“小伙伴”。 D.开篇强调霞是作者的“老朋友”,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补充说明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B.从抒情到析理的过渡。C.点明全文的中心。 D.强调“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体现了作者“文必已出,哀而不伤”(达夫 语)的风格。 3.在“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进重叠着”一句中,“生命的天边”指的 是() A.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的时候。 B.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时候。 C.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快乐的时候。 D.晚年,垂暮之年。 4.文章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引自 朝诗 人 写的《乐游原》,《乐游原》是一首五言绝句,它的前 两句是:“向晚___,驱车____。” 5.结合全文的主旨,将“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一句的深刻 含义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限 20 字以内)
6.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请你将“我窗前的晚霞,正 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写在下面。(答案以20 字左右为宜) 【文段精析】 (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14题。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第五自 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 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 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30字) (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 现作者老年时 口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口口口 口囗囗口口口。(不超过40字) 3.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 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 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我的家在哪里? 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6.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请你将“我窗前的晚霞,正 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写在下面。(答案以 20 字左右为宜) 【文段精析】 (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 1~4 题。 1.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第五自 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 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 20 字)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 12 字) 2.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 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不超过 30 字) (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 现作者老年时 □□□□□□□□□□□□□□□□□□□□□□□□□□□□□□□□□□ □□□□□□。(不超过 40 字) 3.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 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 12 字) □□□□□□□□□□□□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 5—8 题。 我的家在哪里? 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 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 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 家,回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 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 站就站老半天。 ③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 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 ④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的相片。我迷惑地问 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 我对床的陈玙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 ⑤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 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 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 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 ⑥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 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⑦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 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 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 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5.文中第①段中“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 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这里的“向往”和“眷恋”是指什么? 6.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 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 7.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 8.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 A纤(qian)夫盥(gun)洗解(ji)送 采撷(xie)相形见绌(chu) 碣(je)石 累赘(zhui)赝(yan)品 邻(11n)居 拾(shi)级而上 C羁绊(ban) 木讷(ne) 牛虻(meng) 渐(jian)染溘(ke)然长逝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 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 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 家,回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 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 站就站老半天。 ③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 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 ④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的相片。我迷惑地问 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 我对床的陈玙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 ⑤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 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 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 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 ⑥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 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⑦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 ‘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 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 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5.文中第①段中“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 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这里的“向往”和“眷恋”是指什么? 6.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 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 7.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 8.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 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 分) A 纤(qiàn)夫 盥(guàn)洗 解(jiě)送 采撷(xié) 相形见绌(chù) B 碣(jié)石 累赘(zhuì) 赝(yàn)品 邻(lín)居 拾(shì)级而上 C 羁绊(bàn) 木讷(nè) 牛虻(méng) 渐(jiān)染 溘(kè)然长逝
D挟(xie)制 失当(dang)联袂(mei) 恪(ke)守 沐猴而冠(guan)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 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 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很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C.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 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张教授把祖辈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 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 些什么。 A.流传悠远幽远俭朴 B.留传幽远悠远简朴 C.留传悠远幽远俭朴 流传幽远悠远简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直以来成绩不佳的张国政披肝沥胆,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终于成为世 界男子69公斤冠军级人物。 B.由于对队医水平的不信任,阿莫鲁索曾两次久假不归,置俱乐部的催促于不 顾 C.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新星”是永远的题材,触动着许多年轻人的心, 告上行下效,带动国内的销售增长了24% D.这些飞行人员在处置重大空中特殊情况的过程中,气贯长虹;用忠诚、果敢 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壮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 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B.俄罗斯人在婚礼上,要举行劈木柴仪式,以此把新郎会不会劈柴作为他能否 持家的标志。 C.连战大陆之行必定载入两岸史册。展望未来,将有赖其他台湾政党人士为改 善两岸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D.在进入200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 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
D 挟(xié)制 失当(dàng) 联袂(mèi) 恪(kè)守 沐猴而冠(guān) 2.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 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 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很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C.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 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 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 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 一直以来成绩不佳的张国政披肝沥胆,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终于成为世 界男子 69 公斤冠军级人物。 B. 由于对队医水平的不信任,阿莫鲁索曾两次久假不归,置俱乐部的催促于不 顾。 C. 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新星”是永远的题材,触动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广 告上行下效,带动国内的销售增长了 24%。 D. 这些飞行人员在处置重大空中特殊情况的过程中,气贯长虹;用忠诚、果敢 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壮歌。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 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B. 俄罗斯人在婚礼上,要举行劈木柴仪式,以此把新郎会不会劈柴作为他能否 持家的标志。 C. 连战大陆之行必定载入两岸史册。展望未来,将有赖其他台湾政党人士为改 善两岸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D.在进入 2007 年—--南京大屠杀事件 70 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 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