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热身: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原因:食用被某些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 诊断: (1)沙门菌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24。起病急,先有腹痛、恶心、呕吐, 继而腹泻、水样便、恶臭,偶带脓血,每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2)嗜盐杆菌中毒:潜伏期2-26h。突然发病,多以上腹部绞痛开始, 迅速出现呕吐和腹泻,大便日数次至十数次,多为水样便。吐泻严重者, 可致脱水和休克。 (3)葡萄球菌中毒:潜伏期为1-6d,突然起病,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 最为显著。一般在数小时至1-2d内迅速恢复。 (4)肉毒杆菌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h,起病突然,先感头痛、头晕、 全身软弱、乏力等,随即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复视、斜视、视力模糊、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险下垂等。病员可于4-10d后逐渐恢复健康, 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严重者在发病3-10d内因呼吸衰 竭、心力衰竭或继发性肺炎等而死亡。 ● ●
原因:食用被某些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 诊断: (1)沙门菌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24h。起病急,先有腹痛、恶心、呕吐, 继而腹泻、水样便、恶臭,偶带脓血,每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2)嗜盐杆菌中毒:潜伏期2-26h。突然发病,多以上腹部绞痛开始, 迅速出现呕吐和腹泻,大便日数次至十数次,多为水样便。吐泻严重者, 可致脱水和休克。 (3)葡萄球菌中毒:潜伏期为1-6d,突然起病,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 最为显著。一般在数小时至1-2d内迅速恢复。 (4)肉毒杆菌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h,起病突然,先感头痛、头晕、 全身软弱、乏力等,随即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复视、斜视、视力模糊、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险下垂等。病员可于4-10d后逐渐恢复健康, 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严重者在发病3-10d内因呼吸衰 竭、心力衰竭或继发性肺炎等而死亡
课前热身: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治疗? (1)轻者,可卧床休息,多饮盐开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腹泻次数过多时服复方樟脑酊,呕吐不止者肌注氯丙嗪。 (2)高热、中毒症状重、吐泻不止、脱水、休克等重病员应进 行抢救。 ①静脉输5%-10%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输液量依病情而定 注意酸碱平衡,酌情补充5%碳酸氨钠或11.2%乳酸钠等。有尿 时补钾盐。 ②口服、肌注或静滴氯霉素或四环素。 ③对症处理:高热者可物理降温;烦躁不安者可口服水合氯醛 或苯巴比妥 ④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早期,应立即用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 洗胃,灌肠。安静卧床,注意保温。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 ●
(1)轻者,可卧床休息,多饮盐开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腹泻次数过多 时服复方樟脑酊,呕吐不止者肌注氯丙嗪。 (2)高热、中毒症状重、吐泻不止、脱水、休克等重病员应进 行抢救。 ①静脉输5%-10%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输液量依病情而定。 注意酸碱平衡,酌情补充5%碳酸氨钠或11.2%乳酸钠等。有尿 时补钾盐。 ②口服、肌注或静滴氯霉素或四环素。 ③对症处理:高热者可物理降温;烦躁不安者可口服水合氯醛 或苯巴比妥。 ④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早期,应立即用水或1: 4 000高锰酸钾液 洗胃,灌肠。安静卧床,注意保温。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用药调整 【病情介绍】 女性,39岁,超市洗涤部员工。因“发热3周,咳嗽一周余”于 2011年3月8日入院。 现病史:3周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9度左右,无无咳嗽 等不适。至当地医院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体温恢 复正常,未进一步诊治。 1周前再次发热38~40度之间,伴盗汗乏力、阵发性咳嗽、少许 白粘痰,无咯血等不适,遂至上海市某医院就诊,摄胸片见“左肺 斑片影”,诊断为“左肺炎症”,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 酯、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无明 显改善,发热未退。外院结合临床考虑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予以酮 康唑口服治疗1天,仍有发热,遂转来我院就诊。 ●
【病情介绍】 女性,39岁,超市洗涤部员工。因“发热3周,咳嗽一周余”于 2011年3月8日入院。 现病史:3周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9度左右,无无咳嗽 等不适。至当地医院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体温恢 复正常,未进一步诊治。 1周前再次发热38~40度之间,伴盗汗乏力、阵发性咳嗽、少许 白粘痰,无咯血等不适,遂至上海市某医院就诊,摄胸片见“左肺 斑片影” ,诊断为“左肺炎症” ,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 酯、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无明 显改善,发热未退。外院结合临床考虑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予以酮 康唑口服治疗1天,仍有发热,遂转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与辅助检查: 体温39.5℃,脉搏11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 120/62mmHg.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左下肺少许湿罗音,其他正常。 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90g/儿↓、白细胞13.3×109/儿↑、中性细 胞比率76.70%↑、淋巴细胞比率17.30%1、嗜酸性粒细胞 0.68%、血小板449×109/儿↑、血沉ESR83mm/h↑。 ● ●
入院查体与辅助检查: 体温39.5℃,脉搏11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 120/62mmHg。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左下肺少许湿罗音,其他正常。 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3.3×109/L↑、中性细 胞比率76.70%↑、淋巴细胞比率17.30%↓、嗜酸性粒细胞 0.68%↓、血小板449×109/L↑、血沉ESR 83mm/h↑
治疗: 调整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静滴,同时左氧氟沙星0.5g静滴后, 72小时后仍有发热,发热高峰似乎已经有下降,最高温度在38.5度至39度, 较前期高峰的40度己有降低趋势。 2011年3月9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软组织肿块伴阻塞性炎症。 2011年3月11日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下叶管腔见少许分泌物。 2011年3月12日经皮肺穿刺活检提示见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 2011年3月13日18-FDG同位素肺扫描提示左肺下叶高度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考虑左肺癌可能大。 2011年3月15日血培养结果提示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生长。 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 均敏感。患者有血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加之体温>38℃,心率>1O0 次/分,呼吸>20次/分,且白细胞计数>12×109/儿,故按照脓毒血症的定 义,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血症。 继续治疗10日,患者症状逐步好转。二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带药出院。·
治疗: 调整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 静滴,同时左氧氟沙星 0.5g 静滴后, 72小时后仍有发热,发热高峰似乎已经有下降,最高温度在38.5度至39度, 较前期高峰的40度已有降低趋势。 2011年3月9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软组织肿块伴阻塞性炎症。 2011年3月11日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下叶管腔见少许分泌物。 2011年3月12日经皮肺穿刺活检提示见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 2011年3月13日18-FDG同位素肺扫描提示左肺下叶高度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考虑左肺癌可能大。 2011年3月15日血培养结果提示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生长。 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 均敏感。患者有血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加之体温>38ºC,心率>100 次/分,呼吸>20次/分,且白细胞计数>12×109/L,故按照脓毒血症的定 义,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血症。 继续治疗10日,患者症状逐步好转。二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带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