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贯彻觉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黄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路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I散学重点你那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要性。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理解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实质,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 进性建设、纯洁性的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重点。 四、课程教学基本方法 1.多媒体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注重理论教学。 2.案例教学。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案例分析 3.讨论式教学。就热点、难点问进行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演讲 4.实践教学。以学期初布置课后实践教学任务、学期末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开展多样化 社会实践活动。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成绩计算 考核方法:开卷考试。 28
28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教学重点你那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要性。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理解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实质,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 进性建设、纯洁性的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重点。 四、课程教学基本方法 1.多媒体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注重理论教学。 2.案例教学。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案例分析 3.讨论式教学。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演讲。 4.实践教学。以学期初布置课后实践教学任务、学期末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开展多样化 社会实践活动。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成绩计算 考核方法:开卷考试
成绩计算:期末卷面70分,平时成绩30分。 六、审核人 任云生 七、学院审定程序说明 公共基础教学中心在课程组讨论基础上,执笔人编写大纲,审核人及教研室审核后提出修改 建议,课程组再次讨论,执笔人进行修政后,提交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定稿。 八、编写日期 2013年10月 九、审定日期 20151210
29 成绩计算:期末卷面 70 分,平时成绩 30 分。 六、审核人 任云生 七、学院审定程序说明 公共基础教学中心在课程组讨论基础上,执笔人编写大纲,审核人及教研室审核后提出修改 建议,课程组再次讨论,执笔人进行修改后,提交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定稿。 八、编写日期 2013 年 10 月 九、审定日期 20151210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51005-6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32/1 课程类别:普通教有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用教材: 教育部每学期发布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 校内教材《形势与政策 一教有教学热点专题研究》 中宜部时事报告社组编的《时事报告一大学生版? 一、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 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一门必修课。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综合多样性、时效变动性、特殊性强, 难度性大,理论性前沿等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形势与政策"是 门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有的思想政治教有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 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 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课程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为主要目的。这里世情、国情、党情主要侧重在刚刚 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2)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油气方向7.,3) (3)理解本专业的社会责任、职业性质。(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固体方向7.3:油气方向 74) 课程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 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是教学内容是根据每年“教有部形势与政策教有教学要点”“和 《形势与政策)教材,以及每学期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而定。 三、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木身的特占和要求,木课程分专题来进授。 一)国内形势方面: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明了中国最新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有。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讲清“是什么”、又要讲清“为什么”。 30
30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51005-6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32/1 课程类别:普通教育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用教材: 教育部每学期发布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 校内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热点专题研究》 中宣部时事报告社组编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一、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 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一门必修课。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综合多样性、时效变动性、特殊性强, 难度性大,理论性前沿等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形势与政策”是一 门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通 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 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和适应能力。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课程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为主要目的。这里世情、国情、党情主要侧重在刚刚 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2)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油气方向 7.3) (3)理解本专业的社会责任、职业性质。(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固体方向 7.3;油气方向 7.4) 课程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 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是教学内容是根据每年“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 《形势与政策》教材,以及每学期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而定。 三、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一)国内形势方面: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明了中国最新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讲清“是什么”、又要讲清“为什么
2.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今年以来,在 党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上半年我 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但也面临不少困 难和挑战。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 判断上来。 4.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大局。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 (二)国际形势方面:了解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粮食安全和网路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突出。让学生充分了解党和国家采取 的对策,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1.全面分析世界经济走势与特点,客观看待各种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今年以来,世界大部 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 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奔背后的利益诉求。经济全球化迅 猛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 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的 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美国对其亚太“再 平衡战略进行微调,中美关系企稳回升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外交针对中国态势明显:欧美 协调增强。 3.重点把握我国外交新动向,准确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布局。中国特色的大国外 交显露出勃勃生机,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中国奉行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外交,愿意在相互尊重、 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系。 (三)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1了解中日钓鱼岛纷争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及中日关系的最新状 况。2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概况,理解和支持我国所采取的相关立场和政策。 四、课程学时分配、教学方式 1每年的秋季学期,大一新生开课16学时,每周2学时(8周):每年的春季学期,大二学 生开课16学时,每周2学时(8周),共1学分。 2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小组讨论,探究式教学,专题精讲等方式 五、课程实践环节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环节由学校团委组织实行,占1个学分,40%的分数比重。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考查课的考核方式。每学期考核,开卷,试卷答题 或小论文的方式。 成绩构成:教学课堂成绩60分,其中平时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暂定) 五、执笔人 孙毅 31
31 2.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 2013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今年以来,在 党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上半年我 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但也面临不少困 难和挑战。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 判断上来。 4.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大局。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 (二)国际形势方面:了解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粮食安全和网路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突出。让学生充分了解党和国家采取 的对策,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1.全面分析世界经济走势与特点,客观看待各种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今年以来,世界大部 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 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的趋势性变化,深刻认识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诉求。 经济全球化迅 猛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汇 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的新 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美国对其亚太“再 平衡战略”进行微调,中美关系企稳回升;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外交针对中国态势明显;欧美 协调增强。 3.重点把握我国外交新动向,准确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布局。中国特色的大国外 交显露出勃勃生机,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中国奉行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外交,愿意在相互尊重、 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系。 (三)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1.了解中日钓鱼岛纷争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及中日关系的最新状 况。2.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概况,理解和支持我国所采取的相关立场和政策。 四、课程学时分配、教学方式 1.每年的秋季学期,大一新生开课 16 学时,每周 2 学时(8 周);每年的春季学期,大二学 生开课 16 学时,每周 2 学时(8 周),共 1 学分。 2.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小组讨论,探究式教学,专题精讲等方式 五、课程实践环节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环节由学校团委组织实行,占 1 个学分,40%的分数比重。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考查课的考核方式。每学期考核,开卷,试卷答题 或小论文的方式。 成绩构成:教学课堂成绩 60 分,其中平时成绩 30 分,考试成绩 30 分(暂定) 五、执笔人 孙毅
六、审核人 金锦花 七、学院审定程序说明 公共基础教学中心在课程组讨论基础上,执笔人编写大纲,审核人及教研室审核后提出修 改建议,课程组再次讨论,执笔人进行修改后,提交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定稿。 八、编写日期 2013年10月 九、审定日期 20151210
32 六、审核人 金锦花 七、学院审定程序说明 公共基础教学中心在课程组讨论基础上,执笔人编写大纲,审核人及教研室审核后提出修 改建议,课程组再次讨论,执笔人进行修改后,提交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定稿。 八、编写日期 2013 年 10 月 九、审定日期 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