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资料,可以有效地 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所必需的多尺度上的资料。 ▣遥感数据一般都是空间数据,这也是研究景 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所必需的数据形式。 ▣现代遥感技术直接提供数字化空间信息,从 而大大地促进了景观生态学资料的收集、贮存, 以及处理和分析过程,并且使遥感、GIS和计算机 模型的密切配合成为必然
❑ 可以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资料,可以有效地 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所必需的多尺度上的资料。 ❑ 遥感数据一般都是空间数据,这也是研究景 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所必需的数据形式。 ❑ 现代遥感技术直接提供数字化空间信息,从 而大大地促进了景观生态学资料的收集、贮存, 以及处理和分析过程,并且使遥感、GIS和计算机 模型的密切配合成为必然
遥感数据的基本特征 口航空像片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反映在像片 的比例尺和胶片的灵敏程度上; 口数字遥感数据对地物记录的详细程度主 要反映在空间分辨率上
遥感数据的基本特征 航空像片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反映在像片 的比例尺和胶片的灵敏程度上; 数字遥感数据对地物记录的详细程度主 要反映在空间分辨率上
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方面 表卫星波段及其能够测量的生态学特征 波段 主要生态学应用 波段1(0.450.52μm) 识别水体、土壤及植被 可见蓝光区 识别常绿针叶植被与落叶阔叶植被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2(0.520.60μm) 对植被绿光反射高峰较敏感,用于测量植被绿光反射峰值 可见绿光区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3(0.600.90μm) 对叶绿素吸收光的作用敏感,用于检测叶绿素吸收 可见红光区 识别植被类型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4(0.760.90μm) 识别植被类型及生物量 近红外反射区 识别水体和土壤水分特征 波段5(1.551.75μm) 识别士壤湿度及植物含水量 中红外反射区 识别雪和云 波段6(10.412.5μm) 识别植物受胁迫(stress)程度、土壤水分条件分类 远红外反射区 测量地表热量,用于热红外绘图 波段7(2.08-2.35μm) 区别矿物及岩石类型 中红外反射区 识别植被含水量
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方面 表 卫星波段及其能够测量的生态学特征 波段 主要生态学应用 波段 1(0.45~0.52μm) 可见蓝光区 识别水体、土壤及植被 识别常绿针叶植被与落叶阔叶植被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 2(0.52~0.60μm) 可见绿光区 对植被绿光反射高峰较敏感,用于测量植被绿光反射峰值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 3(0.60~0.90μm) 可见红光区 对叶绿素吸收光的作用敏感,用于检测叶绿素吸收 识别植被类型 识别人为的(非自然)地表特征 波段 4(0.76~0.90μm) 近红外反射区 识别植被类型及生物量 识别水体和土壤水分特征 波段 5(1.55~1.75μm) 中红外反射区 识别土壤湿度及植物含水量 识别雪和云 波段 6(10.4~12.5μm) 远红外反射区 识别植物受胁迫(stress)程度、土壤水分条件分类 测量地表热量,用于热红外绘图 波段 7(2.08~2.35μm) 中红外反射区 区别矿物及岩石类型 识别植被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