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节温度与内能 【学习目标】温度,温度计使用,内能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量 【重、难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学习过程】 板块一温度与温度计 我的收获:1.温度表示 用字母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_,符号是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 (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板块二物体的内能 我的收获:1.通过阅读可以发现,物体内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和分子之间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和机械能一样都是自然界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内能的单位也都是,符号是。 ①空中飞行的小鸟有能和能:②水平路面静止的汽车有」 3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物体在 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4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变 比较一滴热水与一盆温水的内能大小 选填(“一滴热水”或“一盆温水”)的内能大, 不同的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只与温度有关吗?还与 有关 我的练习: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 度高的物体内能少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0℃冰全部融化成0℃水,内能不变 板块三改变内能两种方法 我的收获: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1)图12-9可知,迅速下压活塞是』对_做功,由棉花自燃可知棉花_升高了,所以 棉花的 增大了。(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2)家中烧水水开后,水蒸气膨胀会把壶盖顶起,并会看到大量白气,此时是对做功, 由看到“白气”可知水蒸气温度降低了,所以的内能减小。(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 能与能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能 (1)由P25加油站可知,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 高温物体热量,内能_, 低温物体热量,内能 直到 为止。(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2)热量是热传递中改变的内能,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3)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能的转移。 3热量:物体通过 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热量用字母表示,单位是 我的练习: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C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 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D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含有的热量一定会减少
第 12 章第 1 节温度与内能 【学习目标】温度,温度计使用,内能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量 【重、难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学习过程】 板块一 温度与温度计 我的收获:1.温度表示 ,用字母 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 ,符号是 。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 ; (3)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 板块二 物体的内能 我的收获:1.通过阅读可以发现,物体内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 能和分子之间 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和机械能一样都是自然界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内能的单位也都是 ,符号是 。 ①空中飞行的小鸟有 能和 能;②水平路面静止的汽车有 能。 3.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物体在 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4.物体内能的大小与 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变 。 比较一滴热水与一盆温水的内能大小, 选填(“一滴热水”或“ 一盆温水”)的内能大, 不同的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只与温度有关吗?还与 有关? 我的练习: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 度高的物体内能少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 0℃冰全部融化成 0℃水,内能不变 板块三 改变内能两种方法 我的收获: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⑴图 12-9 可知,迅速下压活塞是 对 做功,由棉花自燃可知棉花 升高了,所以 棉花的 增大了。(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⑵家中烧水水开后,水蒸气膨胀会把壶盖顶起,并会看到大量白气,此时是 对 做功, 由看到“白气”可知水蒸气温度降低了,所以 的内能减小。(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 能与 能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能 ⑴由 P25 加油站可知,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 ,高温物体 热量,内能 , 低温物体 热量,内能 ,一直到 为止。(讨论一下,举出相同的例子) ⑵热量是热传递中改变的内能,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 ⑶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 能的转移。 3.热量:物体通过 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热量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 我的练习: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 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 D.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含有的热量一定会减少
第12章第2节物质的比热容一 【学习目标】知道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难点】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学习过程】 板块一物质吸热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 我的收获:1.物质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也和 有关,还 与物质的种类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A和B,放在铝板台上,台下 在A、B杯中间放上酒精灯,A杯中盛水,B杯中盛放煤油,两 杯中分别插上相同的温度计。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 同,实验要求:A、B杯中液体的质量要,酒精灯要放在 A、B杯的中间,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在单位时间里对A、B杯中 液体供热 3.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的一组数据,分析这组数据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加热时间(分钟) 十高温度(℃) 4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在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一物理量,它是物质的一种性。 5从这次实验可以看出,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得多。 我的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滴水的比热容大B 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D每种物质都有 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 板块二比热容 我的收获:1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 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 2.水的比热是4.2×10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3.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寻找规律,说出自己的发现 ①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选填“相同”或“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②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 (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小”) ④一般情况下, 的比热容最大 4.水的比热大的应用: 我的练习: 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 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2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的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第 12 章第 2 节物质的比热容一 【学习目标】知道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难点】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物质吸热的多少和什么因素有关 我的收获:1.物质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也和 有关,还 与物质的种类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 A 和 B,放在铝板台上,台下 在 A、B 杯中间放上酒精灯,A 杯中盛水,B 杯中盛放煤油,两 杯中分别插上相同的温度计。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 同,实验要求:A、B 杯中液体的质量要__ __,酒精灯要放在 A、B 杯的中间,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在单位时间里对 A、B 杯中 液体供热__ __。 3.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的一组数据,分析这组数据,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加热时间(分钟) 升高温度(℃) 水 3 15 煤油 3 30 4.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一物理量,它是物质的一种____性。 5.从这次实验可以看出,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_______温度升高得多。 我的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滴水的比热容大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 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每种物质都有 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板块二 比热容 我的收获:1.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_,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_________。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_,读作 。 2.水的比热是 4.2×103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 3.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寻找规律,说出自己的发现: ①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②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 (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小”)。 ④一般情况下, 的比热容最大。 4.水的比热大的应用: 、 、 。 我的练习: 1.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 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2.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边昼夜的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B A
第12章第2节物质的比热容二 【学习目标】会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吸、放热的计算 【重、难点】热量公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板块一热量公式的推导 我的学习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_表示 它的单位是 2.水的比热容是 物理意义是 3.热量公式推导:5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5kg的水温度升高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质量为m的水温度升高△t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我的收获: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m表示 单位是 单位是 △t表示 单位是 Q表示 ,单位是 板块二热量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热量公式应用 我的收获: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小组派代表板演。 1.一只装有2kg水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后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 内,瓶内水释放出了多少热量? 2.小华家有一台AO史密斯热水器,加满水后将20℃的水加热至70℃。 O史密斯热水器 求:(1)水的质量?(2)需要多少热量?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000w 水箱容积:50L 白变形公式应用 我的学习:热量公式变形:mF △t 我的收获: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小组派代表板演 1.若某次雷击放电过程中,放电所释放的电能42×1010J若80%转化为水的内能,求:(1)水吸 收的能量。(2)可使多少吨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100℃? 2.500g的水吸收1.68×105J的热量,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AO 史密斯热水器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000w 水箱容积:50L 第 12 章第 2 节物质的比热容二 【学习目标】会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吸、放热的计算 【重、难点】热量公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热量公式的推导 我的学习: 1.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 表示, 它的单位是 。 2.水的比热容是 ,物理意义是 。 3.热量公式推导:5kg 的水温度升高 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J; 5kg 的水温度升高 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J; 质量为 m 的水温度升高△t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 我的收获: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 m 表示 ,单位是 ;c 表示 ,单位是 ;△t 表示 ,单位是 ;Q 表示 ,单位是 。 板块二 热量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㈠热量公式应用 我的收获: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小组派代表板演。 1.一只装有 2kg 水的家用保温瓶,经过 24h 后瓶内的水温从 95 ℃降低到 65 ℃ ,问这段时间 内,瓶内水释放出了多少热量? 2.小华家有一台 AO 史密斯热水器,加满水后将 20℃的水加热至 70℃。 求:⑴水的质量?⑵需要多少热量? ㈡变形公式应用 我的学习:热量公式变形:m= ;△t= ;c= 。 我的收获: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小组派代表板演。 1.若某次雷击放电过程中,放电所释放的电能 4.2×1010J 若 80%转化为水的内能,求:⑴水吸 收的能量。⑵可使多少吨水的温度由 20℃升高到 100℃? 2.500g 的水吸收 1.68×105 J 的热量,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第12章第3节内燃机 【学习目标】热机及其工作原理【重、难点】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学习过程】 板块一什么是热机 我的收获 1.热机指的是将能转化成的装置,也就是利用内能来的装置 2.内燃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今天重点介绍的就是汽油机。 3.根据课本33页图12-21了解汽油机每部分的名称 板块二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我的收获:1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项运动叫做一个 B C A吸气冲程:进气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运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B压缩冲程:两个气阀都,活塞从下向上运动,混合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内能 能转化为 做功冲程: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气体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此时」 能转化为能。 D排气冲程:排气阀_,进气阀关闭,活塞向_运动,将废气排出缸外。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其中活塞往复运动_次,曲轴转动_周,只有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冲程活塞的运动依靠的是 我的练习:如图所示,这是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4 个冲程,请将它们按顺序排列 板块三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机种 构造 吸入气体 点火方式 适用范围 我的练习: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第 12 章第 3 节内燃机 【学习目标】热机及其工作原理【重、难点】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学习过程】 板块一 什么是热机 我的收获: 1.热机指的是将 能转化成 的装置,也就是利用内能来 的装置。 2.内燃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今天重点介绍的就是汽油机。 3.根据课本 33 页图 12—21 了解汽油机每部分的名称。 板块二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我的收获:1.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项运动叫做一个 。 A.吸气冲程:进气阀 ,排气阀关闭,活塞向 运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B.压缩冲程:两个气阀都 ,活塞从下向上运动,混合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内能 , 能转化为 。 C.做功冲程: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气体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此时 能转化为 能。 D.排气冲程:排气阀 ,进气阀关闭,活塞向 运动,将废气排出缸外。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其中活塞往复运动 次,曲轴转动 周,只有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冲程活塞的运动依靠的是 。 我的练习:如图所示,这是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 4 个冲程,请将它们按顺序排列: 。 板块三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机种 柴油机 汽油机 构造 吸入气体 点火方式 适用范围 我的练习: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第12章第4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会进行热值的相关计算,知道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环保意识 【重、难点】热值的计算,提高热机效率 【学习过程】 板块一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我的收获: 1.煤炭、煤气、汽油等燃料燃烧的过程是 转化为 的过程。 2.普通的一个家庭一个月平均要用无烟煤75kg,改用液化石油气就只需15kg,农村烧大灶的话 每月需干木柴150kg。这说明: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是 的。(不同/相同) 3把某种燃料 释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表示, 单位是 ,气体燃料热值单位是_。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4.查热值表,填写:干木柴的热值是 物理意义是 热值的计算公式是 气体燃料热值的计算公式是 我的练习: 1.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有600g的酒精,其中 三分之二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剩下的酒精的热值是 2完全燃烧5kg无烟煤,能释放多少热量?完全燃烧5m3煤气,能释放多少热量? 3焦炭的热值为3.0×103Jkg,完全燃烧多少kg焦炭放出的燃料能使200kg的水温度升高50℃? 板块二热机效率 我的收获 热机效率(n):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n 2.讨论: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我的练习: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n)等于() A.E×100%B.E2x00 100% E1 ×100% +E3+E4+E5 的能量 板块三环境保护 我的收获:由于热机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第 12 章第 4 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会进行热值的相关计算,知道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环保意识。 【重、难点】热值的计算,提高热机效率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我的收获: 1.煤炭、煤气、汽油等燃料燃烧的过程是 转化为 的过程。 2.普通的一个家庭一个月平均要用无烟煤 75kg,改用液化石油气就只需 15kg,农村烧大灶的话 每月需干木柴 150kg。这说明: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是 的。(不同/相同) 3.把 某种燃料 释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 表示, 单位是 ,气体燃料热值单位是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4.查热值表,填写:干木柴的热值是 ,物理意义是 。 5 热值的计算公式是 。气体燃料热值的计算公式是 。 我的练习: 1.酒精的热值是 3.0×107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有 600g 的酒精,其中 三分之二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剩下的酒精的热值是 J/kg。 2.完全燃烧 5kg 无烟煤,能释放多少热量?完全燃烧 5m3 煤气,能释放多少热量? 3.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多少kg焦炭放出的燃料能使200kg的水温度升高50℃? 板块二 热机效率 我的收获: 1.热机效率(η):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η= 。 2.讨论: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 、 、 。 我的练习: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η)等于( ) 板块三 环境保护 我的收获:由于热机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