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巷 戴望舒
雨 巷 戴 望 舒
作者简阶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 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 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 领袖。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 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 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 领袖。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 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 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 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 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 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 • 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 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 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 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 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 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 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