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安全的评价 ■评价方法 (1)比较法 选择某一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的一组特征变量与另一 “纯天然”或“未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相应特征变量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该 生态系统的天然程度,天然程度越高,生态系统越安全 优点:操作简单,易于理解, 缺陷:一是所有人工生态系统都会被判定为不安全或安全度低: 二是在人类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空前的今天,要找到一个“纯天然”或 “未受干扰”的参照系显然非常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
二,生态安全的评价 ■评价方法 (2)部门产出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根据部门产出率(产品和服务)与生态系统安全度的相关性来测 定生态安全,是一种间接度量生态安全的方法。一般来讲,产出水平与生态系统 联系紧密的部门(如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其产出率与生态系统的安全度呈 正相关关系。 缺陷:一是人们在度量部门产出率时,往往仅仅关注直接的产出成果而忽视 了产出本身对生态系统的其它潜在或显在的外部负效应: 二是产出率下降说明生态系统的安全度降低,但产出率提高则未必一 定说明生态系统的安全度相应提高
二、生态安全的评价 ■评价方法 (3)最优化综合评价法 基本思想是实现多目标组合的最优化,据此判定生态系统的安全状态。目标 设定既包括生态系统的直接生产能力和间接生产能力,也包括生态系统在提 供产品和服务时系统间的相互影响进程
或优化综合评价法特点 ①克服了部门产出法的缺陷,提供了考察生态系统内在联系的框架,既关注生态系统 的直接生产能力,同时也不放弃生态系统增加综合效益的机会 ②能够把那些不能通过市场价值体现的产品和服务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评价和 度量: ③拓宽了传统的生态系统的管理边界,强调系统性,意识到了生态系统功能具有整 体性,因而必须进行整体评价、整体管理而不是分别评价和分而治之: ④拓宽了生态系统评价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⑤能够整合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因而能将人类需求与生态系统的生 物能力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视为一个安全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而不是作为 生态系统自身的终结,重视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因而维护了未来世代人的发展 机会和权利
二、生态安全的弹价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解决度量什么和如何度量的问题: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国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安全评 价指标体系、森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草地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海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大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评价也不是某个单一学科能够解决和承担得起的,它需要 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比较满意 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