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选择( selection) 基因突变对于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 例如:玉米致死基因: 设:正常绿色基因C和等位白苗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5 经过一代繁殖,子代群体中将出现14隐性纯合体白苗, 死亡。 则:子代群体中的C频率变为23、c频率只有1/3。 由此形成的下一代个体的频率为: CC: 2x Cc 3 3人3 3 其中(13)cc的白化苗个体又被淘汰。 11/60
11/60 B、选择(selection)
B、选择( selection) 经n代淘汰后,群体内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为: n CC 2n_Cc:7 (n+1)2(n+1)2 (n+1)2cc 例如淘汰至第十代时: 10 2×10 - CC Cc cc 0+1)2(10+1)2(10+12 =0.8264CC:0.1653Cc:0.0083cc 第十代时,在100株苗中的白化苗 个体已不到1株(083%)。 12/60
12/60 B 、选择(selection)
B、选择( selection) 2.育种选择可把某些性状选留下来,使这些性状的基因型 频率增加,基因频率朝某一方向改变: ①.淘汰显性性状可以迅速改变基因颏率: 只需自交一代,选留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即可成功 例如:红花×白花 红花 ↓② 红花34:白花1/4 淘汰红花植株、选留白花→迅速消除群体中的红花。 红花基因频率为0,白花基因频率升至1 13/60
13/60 B 、选择(selection)
B、选择( selection) 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 红花株占84%、白花株占109。 白花基因频率D2=04 红花基因频率P1=1-P2=1-04=06 如果把16%的白花植株选留下来,下一代都是白花 植株。 这时2=1、P1=0,基因频率迅速发生改变。 14/60
14/60 B 、选择(selection)
B、选择( selection) 淘汰隐性性状,改变基因频率较慢: 设:未加选择一代的隐性基因频率为20° 淘汰A242,下一代隐性基因频率(p2)可从杂合子 所占的比值中求出(∵A2只占杂合体基因的一半)。 ∴A2在总个体中所占的比值为: P10P20_p20 2(0) A0+22()0-01+p20) 连续n代淘汰后,得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为 P2c ⊥P2 2(n)1+np 2(0) 15/60
15/60 B 、选择(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