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 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 心情 离开国都:②阳光:③ ④归依。2.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 参考答案 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 3.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恰,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 1、俱:全、都从:随着缥碧:青白色奔:飞奔的马 高、处江湖之远。4.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 轩:高邈:远戾:至经纶:筹划反:同返,返回 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 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6主要观点:天下兴 柯:树木的枝干 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清、深、急:高、多、寒 (七)1.①特别:②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③情趣;④阴暗 指老人:⑥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醉醺醺的样子。2.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放,散发清幽 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3.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 欧阳修与民同乐。)5.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 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6.可以介绍“醉翁亭 5、由总到分 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 (八)1.(略)2.①厉害②耽误③能够④潇洒3.D4.①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三)1①即使:②因为:③通“现”,显现:④等同,一样:⑤驱使:⑥加强反问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②亮品品的,好像刚打开镜子,浮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的一样 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祗5.(略)6.若脱笼之鹄7波色乍明…镜之新开山峦为晴雪…之始擦也8.泉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9.D10.①并列②转折③顺接④顺 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 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5.①扣住“是金子总是接12.《袁中郎全集》袁宏道中郎明《袁中郎全 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②围绕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回答即可 (四)1①放松:②填塞,充满:③询问:④终于:⑤通“披”,穿:⑥腰佩。2.① 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 教:②我却穿者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 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 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4.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 即可。5.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沸乱其所为。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 成功的垫脚石。②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 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五)1①向西:②大约:③因为,凄清:④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2①青葱的 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②感到心神凄凉,寒 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先发现石潭,再写潭中景物, 然后写小潭的源流,最后写小潭的氛围。4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 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5.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 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 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 光。6①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道
参考答案 1、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奔:飞奔的马 轩:高 邈:远 戾:至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木的枝干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深、急;高、多、寒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抒写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 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由总到分 (二)略 (三)1.①即使;②因为;③通“现”,显现;④等同,一样;⑤驱使;⑥加强反问 语气,难道。2. 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想要跟普通的 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4.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 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5. ①扣住“是金子总是 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②围绕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回答即可。 (四)1.①放松;②填塞,充满;③询问;④终于;⑤通“披”,穿;⑥腰佩。2. ① 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 教;②我却穿者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 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3.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 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4. 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 即可。5.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 成功的垫脚石。②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 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五)1.①向西;②大约;③因为,凄清;④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2.①青葱的 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②感到心神凄凉,寒 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先发现石潭,再写潭中景物, 然后写小潭的源流,最后写小潭的氛围。4.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 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5. 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 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 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 光。6.①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郦道 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 心情。 (六)1.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④归依。2. 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 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3.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 高、处江湖之远。4. 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 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 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6.主要观点: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七)1.①特别;②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③情趣;④阴暗;⑤驼背,指老人;⑥ 醉醺醺的样子。2.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②野花开放,散发清幽 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3.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 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 欧阳修与民同乐。)5.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 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6. 可以介绍“醉翁亭 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 (八)1.(略) 2.①厉害 ②耽误 ③能够 ④潇洒 3.D 4.①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 ②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浮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的一样 5.(略) 6.若脱笼之鹄 7.波色乍明……镜之新开 山峦为晴雪……之始掠也 8.泉 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 9.D 10.①并列 ②转折 ③顺接 ④顺 接 12.《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 中郎 明 《袁中郎全
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课内现代文阅读篇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 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 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口口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 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 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囗口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 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口囗在灯光中警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 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 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口口,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续写些为常天早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根据文意,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4分)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 收存收藏贴在挂在迎面仰面发现发觉 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 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4分) 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 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己听见这句轻薄的话 3.文中“我”的“良心”是指什么?(2分) 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 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 4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2分) 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 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5师恩难忘,在你的生活中有你最敬佩的老师吗?请你对你的老师说几句心里话。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分) 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 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 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 3.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 羊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 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 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4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 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 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这样”指代 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久了。” 3.“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句中的“标致”你怎么理解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课内现代文阅读篇 (一)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 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 7 年 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 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 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 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 ,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根据文意,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4 分) 收存 收藏 贴在 挂在 迎面 仰面 发现 发觉 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4 分) 3.文中“我”的“良心”是指什么?(2 分) 4.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2 分) 5.师恩难忘,在你的生活中有你最敬佩的老师吗?请你对你的老师说几句心里话。 (2 分) (二)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 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 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 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 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 ,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 “这样”指代 ,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句中的“标致”你怎么理解? 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三)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 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 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 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 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 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 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 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 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 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 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 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 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 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 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 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 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 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3.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4.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