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瑞士人那样节俭 许多人都知道瑞士富裕,却不了解瑞士人节俭;知道他们的 钱是怎么挣的,却不知道他们的钱是怎么花的。这个国家的财富 到了什么程度你可以从数字中来理解,但是这个族裔的勤俭习惯 却不能通过数字来想像 素有欧洲屋脊之称的瑞士尽管有阿尔卑斯山那样高的富裕 程度,却满足于过着日内瓦湖般的低调生活。一个资源匮乏的内 陆小国能够长期游离于世界危机周期之外,经济长久不衰,是地 球上能找到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最好例证。 绵延百年的富裕时光 许多人将瑞士称为世界上的“首富之邦”,因为它的人均收 入长期达到5万美元。我们很少看到世界单个首富排名有瑞士 人,但是人均排名却总少不了他们。有时欧洲第一,有时世界第 在欧元和美元交叉贬值、许多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今 天,瑞士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不过只有3%左右,而且多少 年来都是如此。瑞士以长期、稳定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冷 面贵族,注视着曾经资本雄厚的国际银行一个个倒闭和被兼并, 周围比他们大得多的经济体一个个陷入危机
像瑞士人那样节俭 许多人都知道瑞士富裕,却不了解瑞士人节俭;知道他们的 钱是怎么挣的,却不知道他们的钱是怎么花的。这个国家的财富 到了什么程度你可以从数字中来理解,但是这个族裔的勤俭习惯 却不能通过数字来想像。 素有欧洲屋脊之称的瑞士尽管有阿尔卑斯山那样高的富裕 程度,却满足于过着日内瓦湖般的低调生活。一个资源匮乏的内 陆小国能够长期游离于世界危机周期之外,经济长久不衰,是地 球上能找到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最好例证。 绵延百年的富裕时光 许多人将瑞士称为世界上的“首富之邦”,因为它的人均收 入长期达到 5 万美元。我们很少看到世界单个首富排名有瑞士 人,但是人均排名却总少不了他们。有时欧洲第一,有时世界第 一。 在欧元和美元交叉贬值、许多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今 天,瑞士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不过只有 3%左右,而且多少 年来都是如此。瑞士以长期、稳定的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冷 面贵族,注视着曾经资本雄厚的国际银行一个个倒闭和被兼并, 周围比他们大得多的经济体一个个陷入危机
所以,这里是法国服装设计师、意大利皮鞋制造商和纽约珠 宝行争相来开店的地方,是查理·卓别林、奥黛丽·赫本等明星 喜欢和居住一生的场所。周边的国家,像法国和德国的一些体育 人才在功成名就之后也喜欢迁居这里。因为在瑞士,富人需要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相对较低。 由于太多的有钱人涌到这个小国,导致物价上涨,这是瑞士 的劣势之一。这里无论吃饭还是住酒店,什么消费都贵,以至于 我每次去都尽量不过夜,吃饭也以麦当劳来打发。不仅是我,连 瑞士人也不惜跑远路,开车到边境另一侧的法国购物和加油。他 们形成习惯了,常年如此。 几百年里,瑞士人以勤劳加智慧将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富有, 但仍然居安思危,仍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生活在大国包围当中, 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一如既往地过着朴实的生活。 世代相传的节俭习惯 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裕国家的瑞士人,以节俭闻名这点真可以 列入史册。写这篇文章时我随手翻看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世界 地图册,在民俗这一栏中,描述葡萄牙人是“提倡闻名斗牛”, 荷兰人“喜爱鲜花、风车和木鞋”,芬兰则以“桑拿浴”闻名世 界
所以,这里是法国服装设计师、意大利皮鞋制造商和纽约珠 宝行争相来开店的地方,是查理·卓别林、奥黛丽·赫本等明星 喜欢和居住一生的场所。周边的国家,像法国和德国的一些体育 人才在功成名就之后也喜欢迁居这里。因为在瑞士,富人需要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相对较低。 由于太多的有钱人涌到这个小国,导致物价上涨,这是瑞士 的劣势之一。这里无论吃饭还是住酒店,什么消费都贵,以至于 我每次去都尽量不过夜,吃饭也以麦当劳来打发。不仅是我,连 瑞士人也不惜跑远路,开车到边境另一侧的法国购物和加油。他 们形成习惯了,常年如此。 几百年里,瑞士人以勤劳加智慧将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富有, 但仍然居安思危,仍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生活在大国包围当中,一 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一如既往地过着朴实的生活。 世代相传的节俭习惯 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裕国家的瑞士人,以节俭闻名这点真可以 列入史册。写这篇文章时我随手翻看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世界 地图册,在民俗这一栏中,描述葡萄牙人是“提倡闻名斗牛”, 荷兰人“喜爱鲜花、风车和木鞋”,芬兰则以“桑拿浴”闻名世 界
而在瑞士民俗一栏中写到:“在西方人中以吃苦耐劳闻名, 善于理财。”怎么看都觉得写得有点问题,因为这不是讲风俗 而是讲特性。 瑞士国土面积小,境内高山林立,号称欧洲屋脊。耕地不多 矿产资源贫乏,冬季漫长。在“屋脊”上生存自然不可掉以轻心, 于是瑞士人世代养成辛勤劳作、节俭支出、居安思危、常为未来 做好储备的美德。瑞土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资源, 有的只是一双手。 比起同样富裕的美国人,他们有高得多的个人储蓄率和低得 多的居民消费。家庭主妇喜欢买简装洗涤用品,回家后再灌进旧 瓶,还保持了修砌贮水池接雨水冲洗厕所的习惯。瑞士人时时处 处精打细算。一些宾馆餐厅都有买多少吃多少、不许糟蹋浪费、 不然罚款的规定。 尽管瑞士大公司经常举办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会议,对会议经 费的预算却会详细筹划,如购买往返而非单程机票,挑选最便宜 的航班,会址选择租金低廉、交通方便而且能代办午餐的酒店, 而且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谁想另选佳肴,就得自己掏腰包。 长治久安的低调传统 瑞士人消费观念重实用,藐视奢华。比如汽车普及率极高, 但在那里的公路上,豪华的奔驰并不见多,多是丰田、雪铁龙
而在瑞士民俗一栏中写到:“在西方人中以吃苦耐劳闻名, 善于理财。”怎么看都觉得写得有点问题,因为这不是讲风俗, 而是讲特性。 瑞士国土面积小,境内高山林立,号称欧洲屋脊。耕地不多, 矿产资源贫乏,冬季漫长。在“屋脊”上生存自然不可掉以轻心, 于是瑞士人世代养成辛勤劳作、节俭支出、居安思危、常为未来 做好储备的美德。瑞士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资源, 有的只是一双手。” 比起同样富裕的美国人,他们有高得多的个人储蓄率和低得 多的居民消费。家庭主妇喜欢买简装洗涤用品,回家后再灌进旧 瓶,还保持了修砌贮水池接雨水冲洗厕所的习惯。瑞士人时时处 处精打细算。一些宾馆餐厅都有买多少吃多少、不许糟蹋浪费、 不然罚款的规定。 尽管瑞士大公司经常举办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会议,对会议经 费的预算却会详细筹划,如购买往返而非单程机票,挑选最便宜 的航班,会址选择租金低廉、交通方便而且能代办午餐的酒店, 而且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谁想另选佳肴,就得自己掏腰包。 长治久安的低调传统 瑞士人消费观念重实用,藐视奢华。比如汽车普及率极高, 但在那里的公路上,豪华的奔驰并不见多,多是丰田、雪铁龙
大众这类普及型车。瑞士人说,开奔驰车的,一定是年轻的经理。 毕竟,年纪大一些的人不太看重速度,也不愿意炫耀。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出示的是简单名片,白纸黑字写清姓名 职位地址和联系电话,空白的地方比写字的地方多。反观我们国 人,在自己名片上面写满头衔:名誉的或实际的,社会的或团体 的,有的一面写不下,还要写在反面。 从瑞士人角度看来,如果只是管理一个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 小公司,出示总经理的名片就显得夸张。我做过一个瑞士小公司 的尽职调查,接待人的名片上写的是董事,费了点心思我才知道 其实他就是总经理。 即使千万亿万富翁,在瑞士也只有银行和税务局知道。他们 不喜欢夸财显富,没有多少人为了表现自己有钱摆阔。拥有亿万 家财的富翁很可能就是一位身着普通衣服在路边散步的人,或是 一位在超级市场里仔细挑选廉价商品的人。 人们都知道瑞士生产名表,但许多瑞士人仍戴着普通表,年 轻人也喜欢戴几十美元一块的塑料表 有人说,瑞士钟表的发明和研制都基于一个发明,那就是发 条技术。发条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释放出来以推动运 行装置和指针。节俭美德就好比这种能量,多年来积聚于瑞士土
大众这类普及型车。瑞士人说,开奔驰车的,一定是年轻的经理。 毕竟,年纪大一些的人不太看重速度,也不愿意炫耀。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出示的是简单名片,白纸黑字写清姓名 职位地址和联系电话,空白的地方比写字的地方多。反观我们国 人,在自己名片上面写满头衔:名誉的或实际的,社会的或团体 的,有的一面写不下,还要写在反面。 从瑞士人角度看来,如果只是管理一个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 小公司,出示总经理的名片就显得夸张。我做过一个瑞士小公司 的尽职调查,接待人的名片上写的是董事,费了点心思我才知道 其实他就是总经理。 即使千万亿万富翁,在瑞士也只有银行和税务局知道。他们 不喜欢夸财显富,没有多少人为了表现自己有钱摆阔。拥有亿万 家财的富翁很可能就是一位身着普通衣服在路边散步的人,或是 一位在超级市场里仔细挑选廉价商品的人。 人们都知道瑞士生产名表,但许多瑞士人仍戴着普通表,年 轻人也喜欢戴几十美元一块的塑料表。 有人说,瑞士钟表的发明和研制都基于一个发明,那就是发 条技术。发条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释放出来以推动运 行装置和指针。节俭美德就好比这种能量,多年来积聚于瑞士土
壤之中,无论穷日子还是富日子都一样释放,这是推动瑞士经济 持续发展的动力。 朴素日内瓦 日内瓦我去过几次,是联合国许多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所在 地,有几万名各国的外交官,每年要召开几千次国际会议。这样 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城都是十几层火柴盒形状的办公楼和公寓 楼,很少有像北京一样的玻璃幕墙。最大城市苏黎世也没有高耸 入云的摩天大厦,机场地下连着的火车站,站台窄小,颜色暗淡, 朴素到没有欣赏价值。瑞士人建筑上不追求世界最高,生活上也 不谋求世界第 坐上火车沿途观赏,没有多少标志性建筑的瑞士漫山遍野的 农作物,山清水秀,跟农业国家没什么两样。晚上,瑞士人也不 常去灯红酒绿的地方,很多当地居民早早熄灯睡了,有人因此戏 称他们是欧洲的农民。但这是怎样朴实又富裕的农民啊! 世界上很少有农民能像瑞士人那样逛公园,不收门票不说, 还可以让孩子痛快地玩那些电动木马、大气垫,不用考虑交费问 题。若邀上亲朋好友去郊外野餐,人们也不用自带炊具,因为许 多旅游点备有烧烤用具供游人免费使用。所有公厕都是免费的。 高速公路的两旁,隔不远便可见一部公用电话和写着“S0S”的 紧急呼救设备
壤之中,无论穷日子还是富日子都一样释放,这是推动瑞士经济 持续发展的动力。 朴素日内瓦 日内瓦我去过几次,是联合国许多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所在 地,有几万名各国的外交官,每年要召开几千次国际会议。这样 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城都是十几层火柴盒形状的办公楼和公寓 楼,很少有像北京一样的玻璃幕墙。最大城市苏黎世也没有高耸 入云的摩天大厦,机场地下连着的火车站,站台窄小,颜色暗淡, 朴素到没有欣赏价值。瑞士人建筑上不追求世界最高,生活上也 不谋求世界第一。 坐上火车沿途观赏,没有多少标志性建筑的瑞士漫山遍野的 农作物,山清水秀,跟农业国家没什么两样。晚上,瑞士人也不 常去灯红酒绿的地方,很多当地居民早早熄灯睡了,有人因此戏 称他们是欧洲的农民。但这是怎样朴实又富裕的农民啊! 世界上很少有农民能像瑞士人那样逛公园,不收门票不说, 还可以让孩子痛快地玩那些电动木马、大气垫,不用考虑交费问 题。若邀上亲朋好友去郊外野餐,人们也不用自带炊具,因为许 多旅游点备有烧烤用具供游人免费使用。所有公厕都是免费的。 高速公路的两旁,隔不远便可见一部公用电话和写着“SOS”的 紧急呼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