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计算简图结构计算简图包括结构计算模型和荷载图示(1)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要考虑影响结构内力、变形的主要因素,使结构计算简图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并能简化结构分析。结构计算模型应注明:结构计算单元、支承条件、计算跨度和跨数;(2)荷载图示中应给出荷载计算单元、荷载形式、荷载性质、荷载位置及数值。说明如下:
1.2.3计算简图 结构计算简图包括结构计算模型和荷载图示。 (1)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要考虑影响结构内力、变形 的主要因素,使结构计算简图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并能简 化结构分析。结构计算模型应注明:结构计算单元、支承 条件、计算跨度和跨数; (2)荷载图示中应给出荷载计算单元、荷载形式、荷载 性质、荷载位置及数值。 说明如下:
1计算单元:1)单向板:(P11)取单宽;2)次梁:翼缘宽度为次梁间距的T形截面梁:3)主楼:翼缘宽度为主梁间距的T形截面梁:2结构支承条件与折算荷载结构支承条件:(P12)荷载图示中应给出荷载计算单元、荷载形式、荷载性质、荷载位置及数值
1)单向板: (P11)取单宽; 2)次梁:翼缘宽度为次梁间距的T形截面梁; 3)主楼:翼缘宽度为主梁间距的T形截面梁; 2 结构支承条件与折算荷载: 结构支承条件:(P12) 荷载图示中应给出荷载计算单元、荷载形式、荷载性质、 荷载位置及数值。 1 计算单元:
1)梁、板的支承情况计算假定:(i)梁、板均为弹性杆件,抗弯刚度为E.(ii)梁、板的支承情况按下表采用:边支座中间支座构件类型体柱梁或柱梁或砌体板简支固端支承链杆简支次梁固端支承链杆i/i>5简支i/i>5支承链杆主梁简支i/i.≤5框架梁ii.≤5框架梁(ii)在确定梁、板的支座反力时,为了方便,可忽略梁、板的连续性,每一跨都按简支梁计算其支座反力
1)梁、板的支承情况 计算假定:(i)梁、板均为弹性杆件,抗弯刚度为 (ii)梁、板的支承情况按下表采用: 构件类型 边 支 座 中 间 支 座 砌 体 梁或柱 梁或砌体 柱 板 简 支 固 端 支承链杆 次 梁 简 支 固 端 支承链杆 主 梁 简 支 i/ic > 5简支 i/ic > 5支承链杆 i/ic≤5框架梁 i/ic≤5框架梁 (iii)在确定梁、板的支座反力时,为了方便,可忽略梁、板的连续性, 每一跨都按简支梁计算其支座反力。 E I c
2)折算荷载(b)0= 0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板与次梁整浇在一起,板的转动将引起次梁扭转.实际上次梁的抗扭能力将限制板的自由转动,使板在支承处的转角由支承链杆时的转角减小为θ',这样就减小板的内力,为使板的内力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际进行以下的调整(此方法也适用于支承于主楼上的次梁
2)折算荷载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板与次梁整浇在一起,板的转动将引起次梁 扭转. 实际上次梁的抗扭能力将限制板的自由转动,使板在支承处 的转角由支承链杆时的转角 减小为 ,这样就减小板的内力. 为使板的内力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际进行以下的调整(此方法也适用 于支承于主楼上的次梁) ' q = q ' q q
折算荷载的计算:a(b)qq连续板aY223qq连续次梁=g+844主梁的处理见(P13)的说明
折算荷载的计算: 连续板 2 q g ¢ = g + 2 q q ¢ = 连续次梁 4 q g¢ = g + 4 3q q ¢ = 主梁的处理见(P13) 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