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谷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现代汉语,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②统一汉语语音,必须以—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标准音,不能以虚拟出来的语音或者 用各种方音拼凑起来的语音作标准音,也不能以北方整个地域的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每个汉字的北京话读音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 多少年来,话剧、电影和广播等大都采用北京语音。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已为人们所 公认 ③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最多。自十三世纪以来,北方话词汇 就随着“官话”和白话文学传播开来,因而它在全国有极大的普遍性。尤其是建国以来, 由于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交通的发展,各地人民接触的频繁,再加上 报纸杂志、文学作品以及广播影视的影响,北方话词汇的传播就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了 ④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谓“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广泛代 表性的著作,例如现代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经过许多人反复推敲定稿的文件,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著作在语言规范的巩固和发展上能起一定作用。所谓“现代白话 文著作”,就是说,这种著作是白话的,同时又是现代的,因为语言在不断发展,早期白话 文作品有些地方已同现代语法不合了。“语法规范”还必须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 般的用例”,也就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用例。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保留版权 语文2012春第1页(共12页)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保留版权 语文 2012 春 第 1 页(共 12 页) 2012 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①现代汉语,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②统一汉语语音,必须以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标准音,不能以虚拟出来的语音或者 用各种方音拼凑起来的语音作标准音,也不能以北方整个地域的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每个汉字的北京话读音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 多少年来,话剧、电影和广播等大都采用北京语音。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已为人们所 公认。 ③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最多。自十三世纪以来,北方话词汇 就随着“官话”和白话文学传播开来,因而它在全国有极大的普遍性。尤其是建国以来, 由于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交通的发展,各地人民接触的频繁,再加上 报纸杂志、文学作品以及广播影视的影响,北方话词汇的传播就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了。 ④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谓“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广泛代 表性的著作,例如现代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经过许多人反复推敲定稿的文件,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著作在语言规范的巩固和发展上能起一定作用。所谓“现代白话 文著作”,就是说,这种著作是白话的,同时又是现代的,因为语言在不断发展,早期白话 文作品有些地方已同现代语法不合了。“语法规范”还必须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 般的用例”,也就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用例。 得 分 评 卷 人
⑤现代汉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⑥现代汉语是在近古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近古汉语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宋元 以后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岀现:一种表现在书面语方面,就是白话文学的 产生和发展;一种表现在口语方面,就是 ⑦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用“文言”作为统一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最初必定是建立在 口语基础上的,但是后来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能够使用的人只占 全民中的极少数。因此,另外—种与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与“文 言”分庭抗礼。这种“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源头。 ⑧宋元以来,用“白话”写的各种体裁的作品非常丰富,其中有像《水浒传》、《儒林 外史》 等许多文学巨著。这些作品的语言虽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地方色彩,但是 总的说来,基本上属于北方话。它们流传到非北方话的区域,拥有广大的读者,并且促使 非北方话区域的人也用“白话”来写作。因此,这种白话文学大大促进了北方话的推广。 ⑨口语方面,大约在白话文学作品广泛流传的同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也逐渐 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由于北京是元、明、清几代的政治中心,北京话 也就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并随着政治影响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当时北京话被称为 “官话”,实际上它并不是专为官吏阶层使用的官场雅语或统治阶级的习惯用语,而是对社 会各阶层一视同仁的语言 ⑩到了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到了“五四”时期,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上述 两种趋势就汇合为一,力量更加壮大,这就加速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一方面,“白 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一向只用在所谓通俗文学上的“白话”取得 了正统文学语言的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又给予北方话以一种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上都有统一规范的语言形态,改变了早先 的言文不—致、方言并立的局面。至此,人们逐渐用“普通话”来代替“官话”这一旧日称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共同”的意思。这说明,这时北方话已完全取得了“共同 语”的地位了 语文2012春第2页(共12页)
语文 2012 春 第 2 页(共 12 页) ⑤现代汉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⑥现代汉语是在近古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近古汉语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宋元 以后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出现:一种表现在书面语方面,就是白话文学的 产生和发展;一种表现在口语方面,就是 。 ⑦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用“文言”作为统一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最初必定是建立在 口语基础上的,但是后来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能够使用的人只占 全民中的极少数。因此,另外一种与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与“文 言”分庭抗礼。这种“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源头。 ⑧宋元以来,用“白话”写的各种体裁的作品非常丰富,其中有像《水浒传》、《儒林 外史》、 等许多文学巨著。这些作品的语言虽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地方色彩,但是 总的说来,基本上属于北方话。它们流传到非北方话的区域,拥有广大的读者,并且促使 非北方话区域的人也用“白话”来写作。因此,这种白话文学大大促进了北方话的推广。 ⑨口语方面,大约在白话文学作品广泛流传的同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也逐渐 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由于北京是元、明、清几代的政治中心,北京话 也就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并随着政治影响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当时北京话被称为 “官话”,实际上它并不是专为官吏阶层使用的官场雅语或统治阶级的习惯用语,而是对社 会各阶层一视同仁的语言。 ⑩到了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到了“五四”时期,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上述 两种趋势就汇合为一,力量更加壮大,这就加速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一方面,“白 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一向只用在所谓通俗文学上的“白话”取得 了正统文学语言的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又给予北方话以一种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上都有统一规范的语言形态,改变了早先 的言文不一致、方言并立的局面。至此,人们逐渐用“普通话”来代替“官话”这一旧称。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共同”的意思。这说明,这时北方话已完全取得了“共同 语”的地位了
文中与“普通话”相对的概念是()。(2分) 白话 C.方言 D.口语 2.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空白处填入恰当内容。(2分) 答 4.第⑧段画线处可填入的一项是()。(2分) A.《世说新语》B.《聊斋志异》C.《红楼梦》D.《人间词话》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京话读音可作为普通话的标准音,因为在北方话中只有它是确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堪称现代白话文合乎语法规范的典范著作。 C.在语法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彻底摆脱了早期白话文作品的影响。 D.宋元之后,“文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极少数人能使用 E.到了二十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加速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6.从全文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语文2012春第3页(共12页)
语文 2012 春 第 3 页(共 12 页) 1. 文中与“普通话”相对的概念是( )。(2 分) A.白话 B.文言 C.方言 D.口语 2. 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 分) 3. 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空白处填入恰当内容。(2 分) 答: 4. 第⑧段画线处可填入的一项是( )。(2 分) A.《世说新语》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人间词话》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北京话读音可作为普通话的标准音,因为在北方话中只有它是确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堪称现代白话文合乎语法规范的典范著作。 C.在语法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彻底摆脱了早期白话文作品的影响。 D.宋元之后,“文言”与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极少数人能使用。 E.到了二十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加速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6. 从全文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的原因有哪些?(4 分) 答: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我的邻居吴冠中 ①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 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 ②第一次见吴老,我问他:“记得吗?我们报纸曾编发过你的专版,有你一帧正在写生 的大幅照片和年轻时在凡尔赛宫的—张…·"吴老抢着说:"记得。”我说:“大标题很醒目 《鲁迅是我的人格老师》!你注重绘画和文学的沟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绘画,也更理 解你的散文。” ③先前见过他在路边小摊上理发,后来在理发店也和他擦肩而过。这个“福云理发店”, 四人座,优惠老人,只收五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他是那里的老顾客。 ④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 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干万的传世名画一捐 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 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 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⑤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 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没 有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斗室,哎呀, 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 进入国际画廊。 ⑥他和相濡以沫的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 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患脑血栓,严重失忆。他伴着她,寸步不离,肩并肩搀扶着,平和而 亲呢。我遇上他,总是聊上几句,她也总是和我的小孙儿说几句话 ⑦吴老以前常在楼下买天津煎饼,近年来,他不吃了。那个卖煎饼的安徽妇女对我说 老头想吃,可就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有一年,他送我一本 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 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⑧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次,吴老一大清早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 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 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 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语文2012春第4页(共12页)
语文 2012 春 第 4 页(共 12 页)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0 分) 我的邻居吴冠中 ①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 说这里有人气 ...。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 一步一步。 ②第一次见吴老,我问他:“记得吗?我们报纸曾编发过你的专版,有你一帧正在写生 的大幅照片和年轻时在凡尔赛宫的一张……”吴老抢着说:“记得。”我说:“大标题很醒目 ——《鲁迅是我的人格老师》!你注重绘画和文学的沟通,使人更理解你的绘画,也更理 解你的散文。” ③先前见过他在路边小摊上理发,后来在理发店也和他擦肩而过。这个“福云理发店”, 四人座,优惠老人,只收五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他是那里的老顾客。 ④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 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 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 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 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⑤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 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没 有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斗室,哎呀, 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 进入国际画廊。 ⑥他和相濡以沫的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 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患脑血栓,严重失忆。他伴着她,寸步不离,肩并肩搀扶着,平和而 亲昵。我遇上他,总是聊上几句,她也总是和我的小孙儿说几句话。 ⑦吴老以前常在楼下买天津煎饼,近年来,他不吃了。那个卖煎饼的安徽妇女对我说: “老头想吃,可就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有一年,他送我一本 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 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⑧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次,吴老一大清早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 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 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 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 得 分分 评评 卷卷 人人
⑨多么珍贵的印章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釜底抽薪。 ⑩-天,又邂逅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 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奶奶 一声奶奶,呈现出—个灿烂人生。”我便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 谷足音。当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说:“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 字‘她成了婴儿′就打动人心。”他微微一笑。 ¤多次接触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特别注重用文字表现感情内涵。吴 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 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干年干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孑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 α他丰满而瘦小,平易而固执,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 理解。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亲″。回顾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读 读他最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视鲁迅枕卧在杂花野草上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 许会变得很容易理解。 7.第①段中的“有人气”指的是 本文多处描写了吴冠中的神态与言行,对其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短句,放缓节奏,以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吴冠中对妻子的呵护 B.第②段画线句直接体现了吴冠中对那次报道印象很深,也隐含了他的理想追求。 C.第④段画线句与上文吴冠中捐献名画的内容相呼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D.第①段引用吴冠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绘画的表现力不如文学,技巧的重要性不如内涵。 9.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4分) 10.第⑩段中作者认为“她成了婴儿”普普通通五个字打动人心,根据本文分析其原 因。(4分) 答 语文2012春第5页(共12页)
语文 2012 春 第 5 页(共 12 页) ⑨多么珍贵的印章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釜底抽薪。 ⑩一天,又邂逅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 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奶奶, 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我便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 谷足音。当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说:“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 字‘她成了婴儿’就打动人心。”他微微一笑。 ○11多次接触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特别注重用文字表现感情内涵。吴 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 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千年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 ○12他丰满而瘦小,平易而固执,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 理解。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亲”。回顾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读 读他最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视鲁迅枕卧在杂花野草上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 许会变得很容易理解。 7. 第①段中的“有人气”指的是 。(2 分) 8. 本文多处描写了吴冠中的神态与言行,对其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短句,放缓节奏,以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吴冠中对妻子的呵护。 B.第②段画线句直接体现了吴冠中对那次报道印象很深,也隐含了他的理想追求。 C.第④段画线句与上文吴冠中捐献名画的内容相呼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D.第○11 段引用吴冠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绘画的表现力不如文学,技巧的重要性不如内涵。 9. 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4 分) 答: 10. 第⑩段中作者认为“她成了婴儿”普普通通五个字打动人心,根据本文分析其原 因。(4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