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状况,明确台湾是中 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 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意图 导课 伴随者欢快优美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屏幕上出现日月潭|学生心情很轻松,齐声答 的画面。 出<<阿里山的姑娘>、台 终止音乐,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日月潭位于我国哪个湾省。同时屏幕显示 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台湾 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台湾省。 省 二、自主探究 1、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①承接导课,老师追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士?你学生容易从历史的角度 知道那些史料和证据? 讲述有关台湾与大陆的 (意图:1、改变教材原来的顺序是为了教学过程衔接自然,突出联系,比如:郑成功收复 重点。同时为后面自然环境的认识作铺垫。 台湾… 2、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果的学生回答出乎意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料,教师应谦虚地向学生 学习,鼓励学生超过老 币,体现教学相长的原 ②师归纳补充、讲述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 于地壳运动,大约一万年前,台湾海峡相应的部分下沉,台湾岛 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其次,从血缘关系学生听讲结束后,完成第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状况,明确台湾是中 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 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预期效果 一、 导课: 伴随者欢快优美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屏幕上出现日月潭 的画面。 终止音乐,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日月潭位于我国哪个 省? 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台湾省。 二、 自主探究: 1、 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①承接导课,老师追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你 知道那些史料和证据? (意图:1、改变教材原来的顺序是为了教学过程衔接自然,突出 重点。同时为后面自然环境的认识作铺垫。 2、 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②师归纳补充、讲述: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 于地壳运动,大约一万年前,台湾海峡相应的部分下沉,台湾岛 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其次,从血缘关系 学生心情很轻松,齐声答 出<<阿里山的姑娘>>、台 湾省。同时屏幕显示: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省 学生容易从历史的角度 讲述有关台湾与大陆的 联系,比如:郑成功收复 台湾…… 如果的学生回答出乎意 料,教师应谦虚地向学生 学习,鼓励学生超过老 师,体现教学相长的原 则。 学生听讲结束后,完成第
上看,台湾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大陆的广东、福34页活动1 建等省。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历朝历代的“王土”。比如三国、明末、清朝…1949年蒋介石 败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至今。 2、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 承转:既然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骨肉相连 血脉相通。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我更应该走进台湾,去认识它、 了解它、请看大屏幕: 1)、(显示台湾省轮廓图) 老师口述自学任务: ①在33页图622中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学生用铅笔在地图上勾 海、太平洋 ②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学生容易回答的问题,老 (对北回归线穿过的地理意义作简要讲述,不要展开。) 师可以大胆的不讲。 ③看图622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大屏幕显示台湾的位置、范围)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 角度回答台湾省的位置 比如海陆位置,与大陆的 相对位置、纬度位置。若 有不妥之处,首先让同学 自己相互指正、评价,学 生纠正很到位,老师无需 再讲 ④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知识? (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照顾每一位学生,突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习惯。) 八门,教师应及时引导 肯定。如果回答出台湾的 地形特点,台湾省与福建 省的位置关系,将非常 2)、承转:以上就是台湾的概况。我们知道自明朝开始,外国列|好。 强多次侵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台湾之宝。“宝”体现在哪些 方面呢? 出示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意图:先学后教,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请大家阅读35页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结合图62,老师可以指明个别胆小 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的学生回答,各他们锻炼 ①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的机会 ②说说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
上看,台湾的居民中,汉族约占 97%,主要来自大陆的广东、福 建等省。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历朝历代的“王土”。比如三国、明末、清朝……1949 年蒋介石 败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至今。 2、 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 承转:既然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骨肉相连, 血脉相通。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我更应该走进台湾,去认识它、 了解它、请看大屏幕: 1)、(显示台湾省轮廓图) 老师口述自学任务: ①在 33 页图 6.22 中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 海、太平洋。 ②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对北回归线穿过的地理意义作简要讲述,不要展开。) ③看图 6.22 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大屏幕显示台湾的位置、范围) ④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知识? (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照顾每一位学生,突现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习惯。) 2)、承转:以上就是台湾的概况。我们知道自明朝开始,外国列 强多次侵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台湾之宝。“宝”体现在哪些 方面呢? 出示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 (意图:先学后教,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请大家阅读 35 页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 6.24 结合图 6.25, 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②说说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 34 页活动 1。 学生用铅笔在地图上勾 勒。 学生容易回答的问题,老 师可以大胆的不讲。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 角度回答台湾省的位置, 比如海陆位置,与大陆的 相对位置、纬度位置。若 有不妥之处,首先让同学 自己相互指正、评价,学 生纠正很到位,老师无需 再讲。 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 八门,教师应及时引导、 肯定。如果回答出台湾的 地形特点,台湾省与福建 省的位置关系,将非常 好。 老师可以指明个别胆小 的学生回答,各他们锻炼 的机会
(意图:让学生感悟自然环境与农事活动的密切关系,体会人地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 关系。) 作。只要能回答出台湾的 气候特点,比如降水、气 温等应及时给予肯定,同 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 ③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种分布体现言回答,不要照读原文。 了一种什么地理观念? 学生能联系台湾的地形 (意图:给学生渗透因地制宜观。) 回答此题会更好。 只要罗列出丰富的森林 ④台湾之“宝”除了丰富的农产品,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资源、盐业资源、矿产资 36页活动1回答。 源即可。 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感 ⑤“美丽富饶的宝岛”“美丽”在什么地方?请看大屏幕,显示台受台湾省的美丽。 湾的玉山、日月潭等优美风景,教师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介绍玉 山、日月潭 (意图:让学生感受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感受大自然的 、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台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简短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内心 流畅的语言来回答 的体验。老师走进学生的 (意图:给学生宽松的展现自我的氛围,突现学生的个性,树立心灵,形成和谐民主的学 学生的自信心。) 习氛围。师生成为学习知 2、你认为学习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识的同行者 (意图: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初步掌握地理学科 的特点。) (对这类作业,不作统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宝岛一一台湾,收缴,但是鼓励有兴趣的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丰富你们的知同学积极完成,老师对收 识,开拓视野,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如果你们更有兴趣,可以缴来的作品一定要认真 从不同角度,自选一个题目,以“走进台湾—”写一篇关于|批阅,及时鼓励,培养他 台湾的小论文、心得体会等文章,让我和你们共享学习的收获,们的兴趣。) 好吗?! 板书设计 台湾的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的宝岛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
(意图:让学生感悟自然环境与农事活动的密切关系,体会人地 关系。) ③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种分布体现 了一种什么地理观念? (意图:给学生渗透因地制宜观。) ④台湾之“宝”除了丰富的农产品,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 36 页活动 1 回答。 ⑤“美丽富饶的宝岛”“美丽”在什么地方?请看大屏幕,显示台 湾的玉山、日月潭等优美风景,教师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介绍玉 山、日月潭。 (意图:让学生感受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感受大自然的 美。) 三、 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台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简短 流畅的语言来回答。 (意图:给学生宽松的展现自我的氛围,突现学生的个性,树立 学生的自信心。) 2、 你认为学习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意图: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初步掌握地理学科 的特点。)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宝岛——台湾,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丰富你们的知 识,开拓视野,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如果你们更有兴趣,可以 从不同角度,自选一个题目,以“走进台湾———”写一篇关于 台湾的小论文、心得体会等文章,让我和你们共享学习的收获, 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 作。只要能回答出台湾的 气候特点,比如降水、气 温等应及时给予肯定,同 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回答,不要照读原文。 学生能联系台湾的地形 回答此题会更好。 只要罗列出丰富的森林 资源、盐业资源、矿产资 源即可。 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感 受台湾省的美丽。 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内心 的体验。老师走进学生的 心灵,形成和谐民主的学 习氛围。师生成为学习知 识的同行者。 (对这类作业,不作统一 收缴,但是鼓励有兴趣的 同学积极完成,老师对收 缴来的作品一定要认真 批阅,及时鼓励,培养他 们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 领土 台湾的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的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