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大鹏折翼:落寞李白与 太白行吟图(宋·梁楷) 盛唐名士文化的沉沦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 他的心灵犹如一注滔滔汩泪流淌不尽的诗的源泉。 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事交往; 无论是所见所闻,还是所思所想, 在他的笔底统统可以谱成震撼人心的乐章。 而且,永远是那样雄浑而清新, 具有高山大河般的力量、初旧芙蓉般纯粹的美感。 一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李康化
——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李康化 太 白 行 吟 图 ( 宋 ·梁 楷 )
李白的家世与少年生活 李白(701—762), 字太白。关于李白的贯望,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为蜀人(刘全白);一说为 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冰);一说出生 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范传正说)。现 在一般认为,李白当出生于中亚碎叶,其家世已难于 详考。据唐李阳冰《草堂集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 昭王九世孙,其先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 (705),李白随父迁居唐剑南道绵州昌明县清莲乡 李父入蜀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 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 李白纪念馆(四川·江油
李白(701——762),字太白。关于李白的贯望,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为蜀人(刘全白);一说为 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冰);一说出生 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范传正说)。现 在一般认为,李白当出生于中亚碎叶,其家世已难于 详考。据唐李阳冰《草堂集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 昭王九世孙,其先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 (705),李白随父迁居唐剑南道绵州昌明县清莲乡。 李父入蜀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 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 李白纪念馆(四川 · 江油)
四川人”李白 一、关于生地与种族的争议 (一)基本材料: 明人胡应麟:“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少室山房笔丛》卷五) 出生地材料: 1、魏颢: 《唐翰林李太白詩序》 (754):白本隴西,乃放 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 李陽水《草堂集序》 (764):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 久集,鞋组李混奢白隆 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第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 亦可歎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 多 長庚入萝,故生而名白,以天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
Ø 一、关于生地与种族的争议 Ø (一)基本材料: Ø 明人胡应麟: “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 Ø (《少室山房笔丛》卷五) Ø 出生地材料: Ø 1、魏颢:《唐翰林李太白詩序》(754):白本隴西,乃放 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 Ø Ø 2、李陽氷《草堂集序》(764):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 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聨珪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 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 亦可歎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 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 之矣
>出生地材料: >3、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817) > 其先隴西成紀人,絶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於箱 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壊字缺,不能詳 備,約而計之,凉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 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隠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漏於 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 遂以客為名,高卧雲林,不求禄仕。 4、 《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誌》劉全白撰 顧遊秦建(贞 元六年):君名白廣漢人 李白纪念馆(四川·江油)
Ø 出生地材料: Ø 3、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817) Ø 其先隴西成紀人,絶嗣之家難求譜牒,公之孫女搜於箱 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壊字缺,不能詳 備,約而計之,凉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 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隠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漏於 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 遂以客為名,髙卧雲林,不求禄仕。 Ø Ø 4、《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誌》劉全白撰 顧遊秦建(贞 元六年):君名白廣漢人 李白纪念馆(四川 · 江油)
>生年材料: 1、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 (757) 臣某聞天地閉而賢人隱,雲雷屯而君 子用。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 十有七。天寶初五府交辟,不求聞達, 亦由子真谷口,名動京師,上皇聞而 悦之,召入禁掖,既潤色於鴻業,或 間草於王言,雍容揄揚,特見裹賞。 (生年为701) > > 2、李华《故翰林學士李君墓誌》:嗚 呼,姑熟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 李白之墓。嗚呼哀哉,夫仁以安物, 公其懋焉。義以濟難,公其志焉。識 以辯理,公其博焉。文以宣志,公其 懿焉。宜其上為王師,下為伯友,年 六十有二不偶,赋臨終歌而卒
Ø 生年材料: Ø 1、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757): 臣某聞天地閉而賢人隱,雲雷屯而君 子用。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 十有七。天寶初五府交辟,不求聞達, 亦由子眞谷口,名動京師,上皇聞而 悦之,召入禁掖,既潤色於鴻業,或 間草於王言,雍容揄揚,特見襃賞。 (生年为701) Ø Ø 2、李华《故翰林學士李君墓誌》:嗚 呼,姑熟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髙士 李白之墓。嗚呼哀哉,夫仁以安物, 公其懋焉。義以濟難,公其志焉。識 以辯理,公其博焉。文以宣志,公其 懿焉。宜其上為王師,下為伯友,年 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