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排斥法分离机理 SO3 - H+ COO- H+ SO3 - SO3 - H+ SO3 - H+ SO3 - H+ COO- H+ COO- H+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Donnan membrane H+ Cl- 2H+(COO-)2 (COOH)2 SO3 - H+ H+ CH3COO- CH3COOH 固定相 流动相
离子排斥法分离机理 SO3 - H+ COO- H+ SO3 - SO3 - H+ SO3 - H+ SO3 - H+ COO- H+ COO- H+ H2O H2O H2O H2O H2O H2O Donnan membrane H+ Cl- 2H+(COO-)2 (COOH)2 SO3 - H+ H+ CH3COO- CH3COOH 固定相 流动相
离子排斥色谱法的分离机理 1.Donnan排斥作用-Donnan膜的负电荷层排斥完全离解的离 子型化合物,仅允许未离解的化合物通过 2.吸附-保留时间与有机酸的烷基键的长度有关。通常烷基键越长, 其保留时间也越长。 3. 空间排阻-与有机酸的分子量大小及交换树脂的交联度有关
离子排斥色谱法的分离机理 1.Donnan排斥作用-Donnan膜的负电荷层排斥完全离解的离 子型化合物,仅允许未离解的化合物通过 2.吸附-保留时间与有机酸的烷基键的长度有关。通常烷基键越长, 其保留时间也越长。 3. 空间排阻-与有机酸的分子量大小及交换树脂的交联度有关
Column : IonPac ICE AS1 Eluent : 0.4 mM Octonesulfonic acid Flow rate : 1.0 mL/min Suppressor : AMMS-ICEⅡ Regenerator liquid : 5mM TBAOH/ 50mM H3BO3 Detection : Conductivity 离子排斥法分离有机酸 0 10 20 保留时间 (min) 0 µ S 5 1 2 3 4 5 1. 甲酸 2. 乙酸 3. 丙酸 4. 丁酸 5. 戊酸
Column : IonPac ICE AS1 Eluent : 0.4 mM Octonesulfonic acid Flow rate : 1.0 mL/min Suppressor : AMMS-ICEⅡ Regenerator liquid : 5mM TBAOH/ 50mM H3BO3 Detection : Conductivity 离子排斥法分离有机酸 0 10 20 保留时间 (min) 0 µ S 5 1 2 3 4 5 1. 甲酸 2. 乙酸 3. 丙酸 4. 丁酸 5. 戊酸
Mobile phase TBAOH/ACN/H2O Sample Y + X - H2O H2O 固定相 TBA+OHY + X - Y + X - (TBA+X - ) (TBA+X - ) (TBA+X - ) (TBA+X - ) TBA+OHACN ACN ACN ACN ACN ACN ACN TBA+ OHTBA+ OH- 疏水相 亲水 相 反相离子对分离机理 Y + OH-
Mobile phase TBAOH/ACN/H2O Sample Y + X - H2O H2O 固定相 TBA+OHY + X - Y + X - (TBA+X - ) (TBA+X - ) (TBA+X - ) (TBA+X - ) TBA+OHACN ACN ACN ACN ACN ACN ACN TBA+ OHTBA+ OH- 疏水相 亲水 相 反相离子对分离机理 Y + OH-
反相离子对的分离机理 1.生成离子对-待测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生成中性“离子对”分布于 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其分离类似传统的反相分离 2.动态离子交换-离子对试剂的疏水部分吸附于固定相形成动 态的离子交换表面,其分离机理类似于离子交换。 3.离子间相互作用-除包括以上两种分离机理和固定相表面双 电层结构的分离机理
反相离子对的分离机理 1.生成离子对-待测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生成中性“离子对”分布于 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其分离类似传统的反相分离 2.动态离子交换-离子对试剂的疏水部分吸附于固定相形成动 态的离子交换表面,其分离机理类似于离子交换。 3.离子间相互作用-除包括以上两种分离机理和固定相表面双 电层结构的分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