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3.7 10.8 Solar radiation Shortwave radiation IE-0 11 1E2 Terrestrial radiation 1r3 Longwave radiation 6000K 250K 1 blackbody Thermal radiation blackbody radiation radialion 1E wavelength (micron) 0.7 0.2 20 50 100 100 50 MMU Atmospheric absorption 0 14j CH. Goody and Yung(1989) Visible window IR window
Atmosphere 13 Clouds 111 Water transportation 40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 71 Evaporation Precipitation 425 385 Surface Ground water Surface runoff water 438 84 Percolation Ice and snow Ocean Ground water transport 2 250 1350000 The water cycle(thousand km) Source:WMO
第一节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一、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一)什么是天文辐射与天文气候 1、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 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即主 要由太阳高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白昼长度)等天文因素所决定,所以 又称为天文辐射, 2、由天文辐射所决定的地球气候称 为天文气候,它反映了世界气候的基本 轮廓
第一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一、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一)什么是天文辐射与天文气候 1、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是由 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即主 要由太阳高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白昼长度)等天文因素所决定,所以 又称为天文辐射, 2、由天文辐射所决定的地球气候称 为天文气候,它反映了世界气候的基本 轮廓
(二)天文辐射的计算 1、日地距离 太阳辐射的强度与日地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在某一时刻大气上界的太阳辐 射强度I应为: 1=a2/b20 (a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b为 该时刻的日地距离) 进一步变形:I=I/p2 (p=b/a
(二)天文辐射的计算 1、日地距离 太阳辐射的强度与日地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在某一时刻大气上界的太阳辐 射强度 I 应为: I = a2 /b2 I0 (a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b为 该时刻的日地距离) 进一步变形: I = I0 / ρ 2 (ρ=b/a)
表6-1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10 11 12 份 % 3.4 2.8 1.8 0.2 -1.5 -2.8 -3.5 -3.1-1.7 -0.3 1.6 2.8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3.4 2.8 1.8 0.2 -1.5 -2.8 -3.5 -3.1 -1.7 -0.3 1.6 2.8 表6-1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