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初中第一次月考初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总分:100分命题:如皋初中史勇华) 亲爱的同学们,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月初中生活,相信你已经有 了不小的进步,请将累累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赶快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 答。老师期待着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诵读·积累·运用(共28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书j1 nin聚 旷神yin 2用学过的诗文原句填空。(④⑤两题选做一题)(5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冰心《成功的花》)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涵自然理趣的 联是 3下列说法有误的是【】(2分) A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冰心,原 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这两位大家都擅长于散文创作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哈尔威船长是雨果在小说《“诺 曼底”号遇难记》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他在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忠于职守。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樊川文集》。我们曾学过他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短小精练,文字浅显生动,寓意深刻。它们 分别选自《韩非》和《吕氏春秋》。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国庆长假,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北京度假。终于有机会一睹“鸟巢”“水立方”的风 采了。 B老师正在检察作业,没注意有人在黑板上画了幅搞笑的漫画。 C父亲为了不打扰儿子白天的睡觉,找了个澡塘子,白天躺在里边歇息,晚上替别人搓 D走遍了各大商场,没一个书包看的上眼,没办法还是背那个旧的。 5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1 如皋初中第一次月考初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 总分:100 分 命题:如皋初中 史勇华) 亲爱的同学们,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月初中生活,相信你已经有 了不小的进步,请将累累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赶快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 答。老师期待着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诵读•积累•运用(共 28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广 mào 书 jí nín 聚 心旷神 yín 2 用学过的诗文原句填空。(④⑤两题选做一题 )(5 分) ①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冰心《成功的花》)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涵自然理趣的 一联是 ,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 分) A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冰心,原 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这两位大家都擅长于散文创作。 B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哈尔威船长是雨果在小说《“诺 曼底”号遇难记》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他在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忠于职守。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樊川文集》。我们曾学过他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短小精练,文字浅显生动,寓意深刻。它们 分别选自《韩非》和《吕氏春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 国庆长假,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北京度假。终于有机会一睹“鸟巢”“水立方”的风 采了。 B 老师正在检察作业,没注意有人在黑板上画了幅搞笑的漫画。 C 父亲为了不打扰儿子白天的睡觉,找了个澡塘子,白天躺在里边歇息,晚上替别人搓 背。 D 走遍了各大商场,没一个书包看的上眼,没办法还是背那个旧的。 5 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上阕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40个字)(4分) 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上阕画面景物的特点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6学了本册的一二两个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①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等) (1分) ②请你再设计三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3分) 栏目 栏目二 栏目三 ③宋浩同学设计了一个“名著推荐卡”的栏目,请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出一篇按要 求填写(4分) 名著推荐卡 作品名称 作者 推荐理由
2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上阕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 40 个字)(4 分) 40 ② 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上阕画面景物的特点 (1 分) ③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分) 6 学了本册的一二两个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① 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等) (1 分) ② 请你再设计三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3 分)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③宋浩同学设计了一个“名著推荐卡”的栏目,请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出一篇按要 求填写(4 分) 名著推荐卡 作品名称 作者 推荐理由
感悟·品味·欣赏(32分) 阅读《餐桌上的谜底》一文,完成7~1题。(12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毎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 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②每次间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步一步地(挪 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 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 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 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 (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 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千。”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 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 ⑦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 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妺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 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 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1)那年,我11岁 7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8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 接回答?(2分)
3 感悟•品味•欣赏(32 分) 阅读《餐桌上的谜底》一文,完成 7~11 题。(12 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 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 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 “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 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 20 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 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 (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 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 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 20 元钱。我连走路的 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 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 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 11 岁。 7 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 分) 答: 8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9“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 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 接回答?(2 分)
10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2分) 答 ll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 答 (二)阅读《有梦才有远方》一文,完成12~20题。(9分 有梦才有远方 罗西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 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她很 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对翅膀。 窗前托腮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 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 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 消息告诉柴科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 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 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 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我们整装待发, 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 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舂天说过的那句话:美梦成真! 12文中所说的“梦”指的是 (1分),末一句中的“秋天的果园” 指的是 (1分)
4 答: 10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2 分) 答: 11 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 分) 答: (二)阅读《有梦才有远方》一文,完成 12~20 题。(9 分) 有梦才有远方 罗西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 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的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她很 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 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 与步伐,梦引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 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 消息告诉柴科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 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 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 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我们整装待发, 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 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春天说过的那句话:美梦成真! 12 文中所说的“梦”指的是 (1 分),末一句中的“秋天的果园” 指的是 (1 分)
13画出文中最能够诠释文题“有梦才有远方”的句子?(1分) 14文中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15读罢此文,你一定感慨良深。你的“梦”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 (3分 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完成16~17题。(11分)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吾剑之所从坠。”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③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 况⑤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 【注释】①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i):槌子或棒子。⑤况( huang)然:形容钟声。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遽掩其耳 17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恐人闻之而夺已也”相同的是【 】(2分)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拔山倒树而来。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9从这则寓言中你读出什么道理? (2分) 发现·体悟·创造(40分) 20题目:我收到的一份厚礼 提示:我们曾收到过许多礼物,它们来自我们亲爱的家人、挚爱的朋友,甚至还有 素不相识的路人和一直默默较劲的竞争对手….,这些礼物,也许是一个可爱的布绒玩 具、一本精彩神奇的《哈里·波特》,或者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
5 13 画出文中最能够诠释文题“有梦才有远方”的句子?(1 分) 14 文中列举查克.贝瑞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分) 15 读罢此文,你一定感慨良深。你的“梦”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 (3 分) 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完成 16~17 题。(11 分)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吾剑之所从坠。”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范氏之亡①也,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③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④毁之,钟 况⑤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 【注释】①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16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遽.掩其耳 17 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恐人闻之而夺已也”相同的是【 】(2 分) A 至之市,而忘操之。 B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 拔山倒树而来。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 分)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9 从这则寓言中你读出什么道理? (2 分) 发现•体悟•创造(40 分) 20 题目:我收到的一份厚礼 提示:我们曾收到过许多礼物,它们来自我们亲爱的家人、挚爱的朋友,甚至还有 素不相识的路人和一直默默较劲的竞争对手……,这些礼物,也许是一个可爱的布绒玩 具、一本精彩神奇的《哈里•波特》,或者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