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xrx)为液膜推动力的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TECHN 当液相的组成以摩尔分率表示时,相应的液膜吸收速率 方程式为 Nx=k、(x1-x) k一液膜吸收系数 YTECHNIO kmol/(mS) 4入、k一气膜阻力, R w(m2.s)/kmol,此阻 各液相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力的表达形式是与 气膜推动力(x-x) 相对应的。 C=Cx带入式N4=k1(c-n 142=Cx)与N1=k(x-x)比较 k,=Ck213 UNIVERSITY POLYTECHNIC ER MCNGOL IA 2021年2月21日 OLYTEO 第二章气体吸收 26/105
2021年2月21日 第二章 气体吸收 26/105 x i A x i k 1 x x N k ( x x ) − = − = 各液相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i Cxi c = c Cx L = x CkL k = 带入式 N k ( c c ) A = L i − L 与 N k ( x x ) A = x i − 比较 2.以(xi -x)为液膜推动力的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当液相的组成以摩尔分率表示时,相应的液膜吸收速率 方程式为: kx-液膜吸收系数, kmol/(m2 .s); 1/ kx-气膜阻力, (m2 .s)/kmol,此阻 力的表达形式是与 气膜推动力(xi -x) 相对应的
02.3.13界面组成 TECHN 1.一般情况 INNER MONGOL IA 定态传质 HNIC L INER MONGOL NA=kG(pG-pi)k(c-C) INNER MIONGO NLVERSITY POL YTECHNIC 9) pi=f(ci) P 2.平衡关系满足享利定律 kG(pG -pi=kce MONGOL IA UNIVERSITY PoL/Z 2021年2月21日 OLYTEO 第二章气体吸收 27/105
2021年2月21日 第二章 气体吸收 27/105 2.3.1.3 界面组成 1.一般情况 定态传质 N k ( p p ) k ( c c ) A = G G − i = L i − L p f ( c ) i = i pi、ci 2.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 N k ( p p ) k ( c c ) A = G G − i = L i − L i Hpi c = pi、ci
o3.图解 TECHN INNER MONGOL IA Na=kG(PG-pi)=k(c-cL) INNER MONGOL PG-p k 操作kL(斜率) ECHNIC UN 平衡线 1-c1k P 气膜阻力 斜率= H I(界面↓ k LER r IN s 液膜阻力 G VI O UNIVERSITY POL CA C c/kmol 2021年2月21日 OLYTEO 第二章气体吸收 28/105
2021年2月21日 第二章 气体吸收 28/105 G L L i G i k k c c p p = − − − N k ( p p ) k ( c c ) A = G G − i = L i − L G L k k − I(pi,ci) 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 操作点 O I(界面) (斜率) G L k k − H 1 斜率 = 平衡线 cA/kmol/m3 cA * A c * pA pi pA i c p A/kPa 0 3.图解
232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人 TECHN MONGOLIA 为了避开难以测定的界面组成,可采用两相主体组成的 某种差值来表示总推动力而写出吸收速率方程式,称为总 吸收速率方程式。这种吸收速率方程式中的吸收系数,称 为总吸收系数,用K表示 吸收系数的倒数即为总阻力,总阻力应当是两膜阻力 的代数和。总推动力是两相主体组成的某种差值,因气、 液相组成表示法相同,二者不能直接相减,即使表示法相 同,差值也不能代表过程的总推动力 、力便为。因此,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采用任何一相的 吸收过程能自动进行,是由于两相主体组成未达到平衡 旦任何一相主体组成与另一相主体组成达到平衡,推动 组成与其平衡组成的差值表示 UNIVERSITY POLYTECHNIC 12021年2月21日 OLYTEO 第二章气体吸收 29/105
2021年2月21日 第二章 气体吸收 29/105 2.3.2 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为了避开难以测定的界面组成,可采用两相主体组成的 某种差值来表示总推动力而写出吸收速率方程式,称为总 吸收速率方程式。这种吸收速率方程式中的吸收系数,称 为总吸收系数,用K表示。 总吸收系数的倒数即为总阻力,总阻力应当是两膜阻力 的代数和。总推动力是两相主体组成的某种差值,因气、 液相组成表示法相同,二者不能直接相减,即使表示法相 同,差值也不能代表过程的总推动力。 吸收过程能自动进行,是由于两相主体组成未达到平衡。 一旦任何一相主体组成与另一相主体组成达到平衡,推动 力便为0。因此,吸收过程的总推动力采用任何一相的主体 组成与其平衡组成的差值表示
1以(CD)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NN正F L p HOL HV NA=k(PP/→我 INNER MONGO k, HITr=p/Nc N NA=k(ci-ci)=kH(pi -pe)= pg-p k 1,1 N A kh k G +一→ G K。k,Hk G GIPG-pe s pg-pe AR制 N=KG 12021年2月21日 OLYTE 第二章气体吸收 30/105
2021年2月21日 第二章 气体吸收 30/105 1.以(pG-pe)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G G e A G G e G L G G e L G A G i G A A G G i i e L A A L i L L i e i i L e K 1 p p N K ( p p ) k 1 k H 1 K 1 ) p p k 1 k H 1 N ( p p k N N k ( p p ) p p k H N N k ( c c ) k H( p p ) H c ; p H c p − = − = + = − + = − = − = − = − = − = = 令 = 若系统符合亨利定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