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尤为显著。因此园林绿地又称为“绿色消音器”。 5、蓄水保土:植物防止了暴雨直接冲刷土壤、草地覆盖地表阻挡了流水冲刷,植物根系又 能紧固土壤。 绿色植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安全的 功能是其他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例如美国,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0,每年燃油产生的 二氧化碳占全球的1/4,“温室效应”正严重地威胁着美国甚至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但又不 可能利用工厂来生产氧气以解决缺氧问题。1988年10月12日起至192年止,全国城镇地 区开展一场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在城市、庭院、企事业单位周围大量适宜植树的地上, 栽植1亿株树木,计划完成后,每年将吸收18000kt二氧化碳,节约40亿美元的能源投资。 、社会效益 据国家建设部统计,目前中国城市的平均绿化覆盖率为25%,预计2010年将能够达到 27%一30%(国家城市建设指标)的最低要求。随着城市绿地在城市用地中所占份额的不断 增加,其必然成为影响城市风貌的决定性因素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吸引人才、技术 乃至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另外,城市园林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凝结着现时的、历史的 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城市绿化的发展应与城市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 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 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创造城市景观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 观。若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 特别是城市的滨海和沿江的园林绿化带,能形成优美的城市轮廓骨架。城市中由于交通的需 要,街道成网状分布,如在道路形成优美的林阴道绿化带,既衬托了建筑,增加了艺术效果 也形成了园林街和绿色走廊。遮挡不利观瞻的建筑,使之形成绿色景观。因此生活在闹市中 的居民在行走中便能观赏街景,得到适当的休息。例如,青岛市的海滨绿化,形成了山林海 滨城市的特色;上海市的外滩滨江绿化带,衬托了高耸的楼房,丰富了景观,增添了生机 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园林,使杭州形成了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扬州市的瘦西湖风景区和运河 绿化带,形成了内外两层绿色园林带,使扬州市具有风景园林城市的特色;日内瓦湖的风光, 成为日内瓦景观的代表;塞纳河横贯巴黎,其沿河绿地丰富了巴黎城市面貌;澳大利亚的堪 培拉,全市处于绿树花草丛中,便成为美丽的花园城市。 2、休闲、保健场所 人类一切建设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而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闲暇 时间的增多,人们更加迫切的需求更多能提供休闲、保健的户外活动场所。 据日本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1966年日本城市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时间每周为44.6h,1988 年每周为30h,一年为1200h。若一生劳动为35年,则一生的劳动时间为42000h。若人均寿 命为80岁,劳动时间仅占一生的6%,而约50%的闲暇时间。实际上随着社会生产率的不断
能力尤为显著。因此园林绿地又称为“绿色消音器”。 5、蓄水保土:植物防止了暴雨直接冲刷土壤、草地覆盖地表阻挡了流水冲刷,植物根系又 能紧固土壤。 绿色植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安全的 功能是其他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例如美国,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1/20,每年燃油产生的 二氧化碳占全球的 1/4,“温室效应”正严重地威胁着美国甚至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但又不 可能利用工厂来生产氧气以解决缺氧问题。1988 年 10 月 12 日起至 1992 年止,全国城镇地 区开展一场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在城市、庭院、企事业单位周围大量适宜植树的地上, 栽植 1 亿株树木,计划完成后,每年将吸收 18000kt 二氧化碳,节约 40 亿美元的能源投资。 二、社会效益 据国家建设部统计,目前中国城市的平均绿化覆盖率为 25%,预计 2010 年将能够达到 27%—30%(国家城市建设指标)的最低要求。随着城市绿地在城市用地中所占份额的不断 增加,其必然成为影响城市风貌的决定性因素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吸引人才、技术 乃至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另外,城市园林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凝结着现时的、历史的 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城市绿化的发展应与城市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 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 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创造城市景观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 观。若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 特别是城市的滨海和沿江的园林绿化带,能形成优美的城市轮廓骨架。城市中由于交通的需 要,街道成网状分布,如在道路形成优美的林阴道绿化带,既衬托了建筑,增加了艺术效果, 也形成了园林街和绿色走廊。遮挡不利观瞻的建筑,使之形成绿色景观。因此生活在闹市中 的居民在行走中便能观赏街景,得到适当的休息。例如,青岛市的海滨绿化,形成了山林海 滨城市的特色;上海市的外滩滨江绿化带,衬托了高耸的楼房,丰富了景观,增添了生机; 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园林,使杭州形成了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扬州市的瘦西湖风景区和运河 绿化带,形成了内外两层绿色园林带,使扬州市具有风景园林城市的特色;日内瓦湖的风光, 成为日内瓦景观的代表;塞纳河横贯巴黎,其沿河绿地丰富了巴黎城市面貌;澳大利亚的堪 培拉,全市处于绿树花草丛中,便成为美丽的花园城市。 2、休闲、保健场所 人类一切建设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而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闲暇 时间的增多,人们更加迫切的需求更多能提供休闲、保健的户外活动场所。 据日本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1966 年日本城市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时间每周为 44.6h,1988 年每周为 30h,一年为 1 200h。若一生劳动为 35 年,则一生的劳动时间为 42000h。若人均寿 命为 80 岁,劳动时间仅占一生的 6%,而约 50%的闲暇时间。实际上随着社会生产率的不断
提髙,人们的闲暇时间会不断增加。这样城市绿地(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不 断增加。 城市园林绿地,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及其他附属绿地,为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的休闲、 保健场所。散步、晨炼、观赏、静思、游戏、散步都是不同年龄段所喜爱的。同时园林绿地 中还常设琴、棋、书、画、武术、划船、射击、攀缘、电子游艺等活动项目。人们可自由选 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 近年来人们还喜欢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居住地以外的园林绿地空间进行游赏、休闲、 保健活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3、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 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园林绿地中的文化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历史文化事件、人文古迹等方 面的展示使人们在游览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如在杭州西湖景区中岳王墓景点,人们感受到民 族英雄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中深受教育,激发人们“精忠报国”的热情;古典园林、名 胜古迹又增进了对历史的了解,对古典文学、建筑、园林等艺术的欣赏。再如画展、花展 影展、工艺品展对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髙都有较好的作用;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可使 游人增长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和热爱大自然;此外还有对古代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可激 发人们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知识文化产业在城市产业中占据愈来愈 重要的地位,信息交换、科技交流、文化艺术已成为城市文化知识产业的主要活动领域。在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园林绿地作为人类文化、文明在物质空间构成上的投影,它是反映现 代文明、城市历史、传统和发展成就与特征的载体。 4、社会交往空间 社会交往是园林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开放性园林绿地空间是游人进行各种社会交 往的理想场所。从心理学角度看,交往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兴趣、情感、意 向和观念等。交往需要是人作为社会中一员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 都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同时人们在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公众场合中,人们希望引人注 目,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这属于人的高一级精神需求 城市园林绿地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园林绿地中,大型空 间为公共性交往提供了场所;小型空间是社会性交往(指相互关联人们的交往)的理想选择; 私密性空间给最熟识的朋友、亲属、恋人等提供了良好氛围 5、旅行游览: 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游人向往云集之地。如北京皇家园林、江南园林、 东岳日出、南岳枫红、黄山云雾、庐山瀑布、西岳险峰都是人们所希望亲眼一睹的理想之地 6、防灾避难
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会不断增加。这样城市绿地(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不 断增加。 城市园林绿地,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及其他附属绿地,为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的休闲、 保健场所。散步、晨炼、观赏、静思、游戏、散步都是不同年龄段所喜爱的。同时园林绿地 中还常设琴、棋、书、画、武术、划船、射击、攀缘、电子游艺等活动项目。人们可自由选 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 近年来人们还喜欢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居住地以外的园林绿地空间进行游赏、休闲、 保健活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3、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 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园林绿地中的文化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历史文化事件、人文古迹等方 面的展示使人们在游览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如在杭州西湖景区中岳王墓景点,人们感受到民 族英雄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中深受教育,激发人们“精忠报国”的热情;古典园林、名 胜古迹又增进了对历史的了解,对古典文学、建筑、园林等艺术的欣赏。再如画展、花展、 影展、工艺品展对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有较好的作用;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可使 游人增长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和热爱大自然;此外还有对古代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可激 发人们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知识文化产业在城市产业中占据愈来愈 重要的地位,信息交换、科技交流、文化艺术已成为城市文化知识产业的主要活动领域。在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园林绿地作为人类文化、文明在物质空间构成上的投影,它是反映现 代文明、城市历史、传统和发展成就与特征的载体。 4、社会交往空间 社会交往是园林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开放性园林绿地空间是游人进行各种社会交 往的理想场所。从心理学角度看,交往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兴趣、情感、意 向和观念等。交往需要是人作为社会中一员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 都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同时人们在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公众场合中,人们希望引人注 目,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这属于人的高一级精神需求。 城市园林绿地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园林绿地中,大型空 间为公共性交往提供了场所;小型空间是社会性交往(指相互关联人们的交往)的理想选择; 私密性空间给最熟识的朋友、亲属、恋人等提供了良好氛围。 5、旅行游览: 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游人向往云集之地。如 北京皇家园林、江南园林、 东岳日出、南岳枫红、黄山云雾、庐山瀑布、西岳险峰都是人们所希望亲眼一睹的理想之地。 6、防灾避难:
城市中发生水灾、火灾、地震等时,园林绿地是一个很好的避难场所,城市园林绿化具 有避难减灾功能和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植物具有盘根错节的根系能够紧固土 壤、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储存蒸发水分;城市周围的防护林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 止台风和风沙的侵袭(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天气);稠密的林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核辐射及 冲击波的杀伤力,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减轻放射危害。战时绿地又是很好的隐蔽场所、 是理想的空袭疏散地,阻止弹片的飞散,掩饰重要建筑、军事设施、保密装置,二战期间欧 洲一些城市遭到轰炸,但绿化区受顺情况较轻。植物枝叶含有大量水分,可以阻止火灾蔓延 是地震、火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地震,同时引起火灾,城市园林绿地 成了避难场所,人们对绿地的这一功能有了认识。1976年北京受唐山地震的波及400多公顷 绿地疏散了20于万人员。有些植物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反应,如一落叶松、马尾松、葡萄、 李杏、郁金香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有强烈的反应,被称为“指示植物 、经济效益: 首先要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属于第三产业,它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 益 1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产品、门票和服务的直接收入。如结合生产获得的果品、药材 饲料等;提供餐饮、小卖、摄影等生活文体娱乐服务,以及花卉盆景、书画等园艺产品和艺 术品的生产和销售。 2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福建省推算出全 省森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价值约为7431亿元/,而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5亿元,其比例为 1L7:1。美国一资料显示绿化间接效益是他本身价值的18~20倍。总之,城市园林绿化的间 接效益比直接效益大得多。 综上所述:园林绿地是健在城市中的一个绿色生态系统,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生产生活学习服务具有全 会的价值,其效益是综合的、广泛的、长期的、共辜的和不可代替的。 第二节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l、按绿地位置划分:城区绿地(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的绿地);郊野绿地(郊区及更远 区域的绿地) 2、按服务范围分:全市性绿地(为全市人民服务的绿地);区域性绿地(为地区市民服务 的绿地);局部性绿地(为更小局部地区市民服务的绿地)。 3、按规模划分:大型绿地(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中型绿地(面积在5~50平方千 米内);小型绿地(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下的)。 以上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应用需要和研究目的来划分的,由于名称概念不同,所包含 的内容不一致,易造成混乱和错觉、失去可比性,为统一计算口径,1992年我国国务院颁布 了《城市绿化条例》。它将园林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
城市中发生水灾、火灾、地震等时,园林绿地是一个很好的避难场所,城市园林绿化具 有避难减灾功能和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植物具有盘根错节的根系能够紧固土 壤、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储存蒸发水分;城市周围的防护林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 止台风和风沙的侵袭(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天气);稠密的林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核辐射及 冲击波的杀伤力,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减轻放射危害。战时绿地又是很好的隐蔽场所、 是理想的空袭疏散地,阻止弹片的飞散,掩饰重要建筑、军事设施、保密装置,二战期间欧 洲一些城市遭到轰炸,但绿化区受顺情况较轻。植物枝叶含有大量水分,可以阻止火灾蔓延, 是地震、火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1923 年日本关东发生地震,同时引起火灾,城市园林绿地 成了避难场所,人们对绿地的这一功能有了认识。1976 年北京受唐山地震的波及 400 多公顷 绿地疏散了 20 于万人员。有些植物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反应,如—落叶松、马尾松、葡萄、 李杏、郁金香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有强烈的反应,被称为“指示植物”。 三、经济效益: 首先要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属于第三产业,它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 益。 1 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产品、门票和服务的直接收入。如结合生产获得的果品、药材、 饲料等;提供餐饮、小卖、摄影等生活文体娱乐服务,以及花卉盆景、书画等园艺产品和艺 术品的生产和销售。 2 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福建省推算出全 省森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价值约为 7431 亿元/年, 而直接经济效益约为 15 亿元,其比例为 11.7:1。美国一资料显示绿化间接效益是他本身价值的 18~20 倍。总之,城市园林绿化的间 接效益比直接效益大得多。 综上所述 :园林绿地是健在城市中的一个绿色生态系统,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生产生活学习服务具有全 会的价值,其效益是综合的、广泛的、长期的、共享的和不可代替的。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 一、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1、按绿地位置划分:城区绿地(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的绿地);郊野绿地(郊区及更远 区域的绿地) 2、按服务范围分:全市性绿地(为全市人民服务的绿地);区域性绿地(为地区市民服务 的绿地);局部性绿地(为更小局部地区市民服务的绿地)。 3、按规模划分 :大型绿地(面积在 50 平方千米以上);中型绿地(面积在 5~50 平方千 米内);小型绿地(面积在 5 平方千米以下的)。 以上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应用需要和研究目的来划分的,由于名称概念不同,所包含 的内容不一致,易造成混乱和错觉、失去可比性,为统一计算口径,1992 年我国国务院颁布 了《城市绿化条例》。它将园林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
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六大类 、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 公共绿地:指供全市人民休息、游览的公用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花园、动物 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城市休息绿地等,向全社会 开放,具有公共性质 2、居住区绿地:是居民区的组成部分,除建筑道路外的地块均可作为绿化用地,其设施 简单、使用频率高、养护管理方便,与居民区的生活密切相关 3、道略交通用地:指市区道路上的绿化用地,包括行道树、隔离绿带、交通岛、立交桥 下及桥头绿地等。它将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联系成网,对美化市容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减少辐射、降低噪音及尾气污染、提高交通安全性及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单位附属用地:由专署单位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绿地,不向社会开放。如各企事 业单位机关建有的庭院绿地,再城市中占有比例大、分布广,对改善城市环境有及其重要的 作用,是城市普通绿化的基础 、生产防护绿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等,也包括果园、林场及现代兴起的农林业生 态观光园区。它们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和农林产品基地: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开展 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经济的重要基地。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卫生条件而设置的绿地。 包括城市及其周围的防风、通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安全防护林带等。其主要功能是对自 然灾害和城市公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不宜间作游览用地 6、风景林地:又叫城周景观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资源为特征。包括名胜古迹、山峦 峡谷、江河湖泊、水库、溶洞、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这类绿地生物多样丰富、生态 结构复杂,具有生态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旅游及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功能, 对恢复、维持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科学 研究价值。多位于郊外,目前正在开发整修。如安徽黄山、山东泰山、四川九寨沟、无锡太 湖等风景以及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四川卧龙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指标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是指城市中平均每一个居民所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覆盖 率、城市绿地率;用以反映城市园林绿地数量和质量的好坏,是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经济发 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髙的标志,也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及其计算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既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绿地面积+道路交通绿地面积+单位附 属绿地面积+生产防护绿地面积+风景林地面积。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八人):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人口。(9m2) 3、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面积*100%(2010年30%以上)。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的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35%)
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六大类。 二、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 1、公共绿地:指供全市人民休息、游览的公用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花园、动物 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城市休息绿地等,向全社会 开放,具有公共性质。 2、居住区绿地:是居民区的组成部分,除建筑道路外的地块均可作为绿化用地,其设施 简单、使用频率高、养护管理方便,与居民区的生活密切相关。 3、道路交通用地:指市区道路上的绿化用地,包括行道树、隔离绿带、交通岛、立交桥 下及桥头绿地等。它将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联系成网,对美化市容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减少辐射、降低噪音及尾气污染、提高交通安全性及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单位附属用地:由专署单位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绿地,不向社会开放。如各企事 业单位机关建有的庭院绿地,再城市中占有比例大、分布广,对改善城市环境有及其重要的 作用,是城市普通绿化的基础。 5、生产防护绿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等,也包括果园、林场及现代兴起的农林业生 态观光园区。它们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和农林产品基地;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开展 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经济的重要基地。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卫生条件而设置的绿地。 包括城市及其周围的防风、通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安全防护林带等。其主要功能是对自 然灾害和城市公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不宜间作游览用地。 6、风景林地:又叫城周景观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资源为特征。包括名胜古迹、山峦 峡谷、江河湖泊、水库、溶洞、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这类绿地生物多样丰富、生态 结构复杂,具有生态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旅游及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功能, 对恢复、维持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科学 研究价值。多位于郊外,目前正在开发整修。如安徽黄山、山东泰山、四川九寨沟、无锡太 湖等风景以及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四川卧龙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是指城市中平均每一个居民所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覆盖 率、城市绿地率;用以反映城市园林绿地数量和质量的好坏,是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经济发 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 一、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及其计算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既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绿地面积+道路交通绿地面积+单位附 属绿地面积+生产防护绿地面积+风景林地面积。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人):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人口。(9m2) 3、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面积*100%(2010 年 30%以上)。 4、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的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35%)
注:计算4时以树冠投影为准,不能重叠进入。因计算较为困难,在实践中逐渐被3所取代 5、道路绿化面积指标:绿化横断面/道路横断面长(宽40m、>27%;宽<40m、>27%) 6、生产绿地面积指标:城市苗圃面积/建成区总面积(2%) 7、防护绿地面积指标:城市内河、海、湖、铁路要有3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另外,工 业企业的防护林带也有相应规定。 8、居住区绿地面积指标:30%以上 9、单位附属绿地面积:30%以上(各别情况、特殊对待) 、影响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对园林绿地等环境的数量、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将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向更高水平发 展 2、城市性质: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的要求也不同。如风景游览区和休、疗为主 的城市以及污染较重的钢铁、化工、煤炭等重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从其主要功能对环 境的要求方面考虑,园林面积易大指标易高 3、城市规模:理论上讲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环境污染较重,小气候状况 不良,市民远离郊野自然环境,市区应多建园林绿地,指标易高;小城市则相反。但大中城 市用地紧张,开辟绿地较为困难,需要与可能发生矛盾。 4、城市自然条件:南方及沿海城市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树种丰富,园 林绿地指标高。而北方内陆城市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少雨,园林绿化有一定困难,绿化指 标通常较低。 第四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总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生产服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要 符合国家、省市的规定绿地指标,又要创造出具有各市地方特色的绿地系统。同时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 代城市环境系统。具体表现在保护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 衡、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功能,为城市和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物 质与精神方面的优越条件。调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 盾,缓解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给城市生活造成的压力。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一句话就是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最 佳绿地系统 1)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前景,确定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注:计算 4 时以树冠投影为准,不能重叠进入。因计算较为困难,在实践中逐渐被 3 所取代。 5、道路绿化面积指标:绿化横断面/道路横断面长(宽 40m、﹥27%;宽﹤40m、﹥27%) 6、生产绿地面积指标:城市苗圃面积/建成区总面积(2%)。 7、防护绿地面积指标:城市内河、海、湖、铁路要有 30 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另外,工 业企业的防护林带也有相应规定。 8、居住区绿地面积指标:30%以上。 9、单位附属绿地面积:30%以上(各别情况、特殊对待) 二、影响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对园林绿地等环境的数量、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将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向更高水平发 展。 2、 城市性质: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的要求也不同。如风景游览区和休、疗为主 的城市以及污染较重的钢铁、化工、煤炭等重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从其主要功能对环 境的要求方面考虑,园林面积易大指标易高。 3 、城市规模:理论上讲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环境污染较重,小气候状况 不良,市民远离郊野自然环境,市区应多建园林绿地,指标易高;小城市则相反。但大中城 市用地紧张,开辟绿地较为困难,需要与可能发生矛盾。 4、城市自然条件:南方及沿海城市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树种丰富,园 林绿地指标高。而北方内陆城市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少雨,园林绿化有一定困难,绿化指 标通常较低。 第四节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总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生产服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要 符合国家、省市的规定绿地指标,又要创造出具有各市地方特色的绿地系统。同时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 代城市环境系统。具体表现在保护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 衡、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功能,为城市和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物 质与精神方面的优越条件。调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 盾,缓解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给城市生活造成的压力。 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一句话就是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最 佳绿地系统 1)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前景,确定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